特价白葡萄酒比特价红葡萄酒要少见得多,不过这里我要推荐28款来自世界各地的精品,本推荐中的产品以价格升序排列。
马塞尔?萨巴泰(Marcel Sabaté)是雷奥吉古堡(Castellroig)的总经理,这家公司生产高品质的卡瓦酒(cava)。卡瓦酒属于起泡酒,是西班牙的特色佳酿之一。当雷奥吉古堡于1994年成立时,该公司生产的酒全都卖给西班牙同胞,但如今70%的产品销往国外。
去纽约旅游的乐趣之一是沉浸在当地的葡萄酒美景之中,并且将那里与欧洲葡萄酒产区进行对比。不久前我去了曼哈顿(Manhattan),那里准确把握时尚脉搏的葡萄酒评论家和联系非常紧密的侍酒师(sommelier)圈子令我非常着迷。
九年前,我在法国著名保险集团旗下葡萄酒公司安盛佳酿(AXA Millésimes)的总部采访了克里斯蒂安?西里(Christian Seely),当时四十四岁的他开心地回忆了自己的经历:从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 business school)到马洪银行(Guinness Mahon bank),再到主持安盛旗下产业飞鸟酒庄(Quinta do Noval)的重振旗鼓。
小饮可以怡情,特别是在佳节,品酒可以增加聚会气氛,带来欢愉感觉.不过,饮酒过量会有严重不良后果.有药剂师组织还指出,借助解酒丸避免醉酒并不可靠,最好办法还是好好控制,养成良好酒品.
Candice第一次踏进学校的大门时,简直要被唬住了。全班15个同学,每个都穿着雪白笔挺的厨师服,讲台上胖乎乎,神情严肃的Chef看了一眼匆忙换完衣服,手上还提着帽子的Candice,随手指了个角落的位置。
如果能够让世界上最为活跃和著名的奥地利葡萄酒杯及醒酒器生产商格奥尔格?力多(Georg Riedel)为一款葡萄酒制作专用酒杯,那么这款葡萄酒的生产者无疑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一些人把酒窖看得与葡萄酒一样重要,他们常常给酒窖铺上厚厚的地毯、装上宽大的镜子和巨大的枝形吊灯,甚至还会用古代大师的字画、罗马雕塑和Cristal Jeroboam纪念品来装饰自己的酒窖。这种酒窖里的葡萄酒多半都是用来收藏的,平时很少拿来饮用。我没有这样富丽堂皇的酒窖,事实上,我连个称得上酒窖的地方也没有。现在,我的酒储藏在好几个地方,包括我前夫的地下室。
如果将豪车、公务机、私人飞机或者游艇称为富豪们的大型玩具,那么最近流行在中国富豪圈中的藏品正是其发布于微博照片中的背景——那栋位于波尔多左、右岸或其他酒区的庄园。
据世界卫生组织与欧盟委员会报告,欧洲人最爱饮酒,饮酒量相当於每人每年消费12.5升纯酒精,或是每天将近三杯酒。欧盟国家的酒消费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近两倍,总体来看,这里是世界饮酒最多的地区,但在欧盟内不同地区,饮酒量、饮酒频率、饮酒时间和地点也大不相同。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这位《巴顿将军》的编剧、《教父》和《现代启示录》的导演,居然同时还是美国纳帕地区的顶级酒庄英诺酒庄(Inglenook)的主人。这是他第一次来中国大陆,在京沪两地举办了小型宴会,目的当然是为了推销他的英诺庄园酒。
如果父母酗酒,他们的孩子产生酗酒问题的可能性将是普通人的四倍。如果父亲酗酒,儿子酗酒的风险将高达普通人的九倍。研究显示,酗酒者的后代即使从小就被不喝酒的家庭收养,其今后产生酗酒问题的可能性也很大,基本上同跟生物学父母一起生活差不多。
此前的研究已经显示,有规律的饮酒对男性和女性的健康都有一些好处,如患心脏疾病的几率更低。然而,由于担心酗酒问题,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等组织建议女性每天饮酒量不要超过一杯,男性每天不超过两杯。该组织也不建议不喝酒的人开始喝酒。
有些人或许把这视为一个泡沫经济行将破灭的典型征兆。诚然,香港葡萄酒拍卖场上传出的令人屏息的报道,确实让人莫名想起上世纪80年代的情景,当时的日本买家以耸人听闻的价格买下印象派画家的作品——甚至还在食物上撒上金箔。
我继承了6瓶上等红酒,计划在一些特殊场合逐渐享用。但是我并不知道以后会有什么场合,怎么能知道何时该开酒呢?我不想在几个月内,因为一些普通的场合就喝光所有的酒,但也不想将这些红酒储藏起来,直到我离开这个世界。
最近48小时的中国之行不足以对当地葡萄酒行业蓬勃的发展进行任何意义上的深入探究,但足以让我意识到,中国产葡萄酒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新发展。
讲到“完美”的葡萄酒储藏条件,要我们提供最正宗的建议是不可能的。既因为这是一个葡萄酒爱好者们可以争吵一整天的富有争议的话题,还因为它牵涉到包括葡萄酒本身在内的很多因素。
喝葡萄酒的人都知道,喝酒喝到后来,喝到最高境界才是布艮第。可是造化弄人,在我对葡萄酒还一无所知时,就懵里懵懂跑去布艮第和普罗旺斯的酒庄喝了一通。
对我们来说,葡萄酒专卖店就象游乐场。我们每见到一家卖葡萄酒的店都会进去逛逛。在一排排的酒柜间徜徉,是多么地快乐。熟悉的酒就像老朋友,令人开怀──“你看,他们也有一瓶Bully Hill”──看到以前没见过的酒,那乐趣就更大了。
打开仿麂皮绒的酒盒,里面还有一软木制盒,盒中放有一个烫金黑丝袋。一边那张卷起的有董事会主席签署的证书上,用中英文向你宣告,你刚花了586美元买了一个“奇迹”。
10年前,大多数中国产葡萄酒是无法咽下的。最近,我在上海买了10瓶不同的葡萄酒并邀请了3位葡萄酒专家来和我一起品尝,他们是:葡萄酒进口公司上海圣皮尔大中华(ASC GREATER CHINA)精品酒业务总监Andy Lau,还有两位专业品酒师吕杨和张天佑。
3月,法国波尔多一等名庄,玛歌酒庄(Chateau Margaux)在上海Kee Club举办了难得一遇的品鉴会。玛歌总经理兼首席酿酒师Paul Pontallier与大家一起分享了玛歌1999(CHATEAU MARGAUX GRAND VIN)、玛歌红亭2003(PAVILLON ROUGE DU CHATEAU MARGAUX)和玛歌白亭2004(PAVILLON BLANC DU CHATEAU MARGAUX)三款特色葡萄酒。
领导此项研究的布莱根妇女医院(BWH)Lu Wang博士解释道:“常常少量饮酒的女性,往往较少摄入碳水化合物,因此摄入能量较低。”此项研究结果刊登在最新一期《内科学文献》。
假设你在葡萄酒店里想买没尝试过的酒,除了酒瓶上的标签,你没有其它信息可供参考。那么标签上的信息会给你些指点吗?尽管关于买酒的忠告和例外情况不计其数,但下面是一些普遍性的建议:
英国伦敦精神病治疗学院的Colin Drummond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医学院很少或从未对医生治疗酒瘾进行培训,而家庭医生和急诊室几乎无时无刻都要面对酒瘾患者。
“2009年到2013年间,中国预期成为世界第七大葡萄酒消费市场,年消费葡萄酒超过 1 亿箱(9 升装)。”2月10日,全球第一的葡萄酒与烈酒展览Vinexpo海外主席Dominique Heriard Dubreuil 女士这样对记者说。其时,正是Vinexpo的2010年最新葡萄酒市场研究报告上海发布现场。
在苏富比香港拍卖行,1瓶6升装1982年拉菲庄园(Chateau Lafite)葡萄酒拍出近4.7万美元。Acker Merrall & Condit在香港的两日拍卖会上,一套12瓶装1982年柏翠庄园(Chateau Petrus)葡萄酒售价达8.54万美元,达原估价的两倍。
当时正值午后,餐厅没有营业,但吧台那儿却热闹非凡。包括主厨和酒侍在内的餐馆工作人员都聚在一起,面前摆放着十几瓶葡萄酒和几碟菜。我们上前询问,他们说正在研究葡萄酒和菜肴的亲和度,准备下周的美酒美食搭配菜单。
每个问题的答案都可以更为详尽,包括各种常识和例外等等──事实上,这么多年来,针对每个问题我们都至少写过一篇专栏文章加以阐述,但如果要在100个字以内做出回答,那下面就是我们的答案。这11个常见问题按出现频率由低到高排列,一个一个来,别急着偷看最后那个。
周日五星级酒店人气十足的香槟早午餐?时尚派对上源源不绝供应的香槟和小食?想到在西方香槟传统上是庆典用酒,我们也会嘲笑自己像个暴发户,“我们喝香槟跟人家喝汽水一样!”甚至有人在自己的博客里炫耀以唐培里侬香槟王(Dom Pérignon)配酸菜馅饺子的“豪举”。
精彩评论
一堂课45分钟,讲的话加在一起可能有超过1000句,很可能999句都是废话,只要有一句大家能记住,就够了,哪怕1000句都是废话,只要有一个词进入大家心底,像丢个石头那样起点波澜,都足够了。(波澜大小和持续时间均可忽略不计。) 谢谢
小V的大学老师对新闻:波尔多的味道的评论
to C-XX,一次培训让人印象深刻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是内容非常有趣,可能是培训师非常幽默,也可能是环境氛围相当舒适,也有可能是跟来参加培训的人当下的情绪状态心境需求有关,做培训的要做到面面俱到是对自己的高要求,不过有些不在控制范围之内的就不强求了嘛。加油!
小V对新闻:波尔多的味道的评论
一次好的培训,果然是能让人印象非常深刻。 做培训的,要紧记这一点。
c-xx对新闻:波尔多的味道的评论
现在经济危机,这样的周末也可以给紧绷的身心一些缓冲吧
niuniu对新闻:波尔多的味道的评论
请问是在哪参加的葡萄酒培训?
非常好对新闻:波尔多的味道的评论
文章里的闲适心情也一样让人感同身受
过路对新闻:波尔多的味道的评论
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好玩,看来以后读书不能只记要考试的内容,原来喝掉自己高价拍来的珍藏的葡萄酒也是种保值行为!
娃娃对新闻:得知道一点葡萄酒八卦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