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某个早上,像许多上班族家长一样,古驰公司(Gucci)的弗里达·贾娜妮(Frida Giannini)和帕特里奇奥·迪马尔科(Patrizio di Marco)试图通过Skype和他们年幼的女儿通话。从他们在贝弗利山庄酒店房间里传出的信号定格了贾娜妮的影像,引发了这样的担心:与外婆一起呆在罗马家中的九个月大的格蕾塔(Greta)会如何看待她妈妈这张可能有些吓人的画面。
马泰奥·戈塔尔迪(Matteo Gottardi)是一名多产的时装设计师,为五六个不同的品牌设计服装,其中既有为Joseph Abboud设计的风格粗犷的短上衣,也有为诺德斯特龙百货(Nordstrom)自有品牌设计的传统针织衬衫。作为一名“枪手”设计师,戈塔尔迪鼓动时尚设计师罗根·格雷戈里(Rogan Gregory)在近期一个系列中运用了一系列中性色彩,并给文斯·卡穆托男装打造了修身剪裁、酷感十足的款型。
宝格丽将古代钱币造型融入到袖扣的设计之中。这一罗马时期的特色与宝格丽美学不谋而合。在腓尼基、罗马和希腊钱币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后,Monete Antiche系列袖扣(3240镑)将多种金属排列在一起,刻意强调了一种不完美的主题。相比之下,更具现代美感的要数宝诗龙
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买手店的规模开始越来越大,设计师品牌店的开业常常受到更多关注。3.1Phillip Lim在位于三里屯太古里北区店铺开业仅10天,就成为了当月销售冠军,业绩超过了人们熟知的巴黎世家、甚至是集数个成功品牌在一栋楼的买手店大I·T。
经济前景不明朗,虽然货还卖得不错,但总是时刻自我提醒着要谨慎,这是眼下瑞士制表业的普遍心态。明白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从去年到今年,高端制表领域里经典成风,那些曾经非常时髦的另类设计在大牌当中越来越少的原因——探索新世界的先驱,
纽约社交季,打头阵的是纽约儿童福利基金会的慈善晚会,我在红毯上遇到了一位与我有私交的名媛,她当时穿着由Oscar de la Renta设计的秋冬款艳米黄晚礼服,镶有珍珠与亮片的白色与银色花案装饰,甚是抢眼。
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机构财富品质研究院14日在上海发布《中国奢侈品报告》称,2013年中国人奢侈品消费总额将达1020亿美元,而当年全球奢侈品市场总量将达到创纪录的2170亿美元,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人将买走全球47%的奢侈品,中国也是全球奢侈品市场无可争议的最大客户。
胡尼扬17岁的时候才纹了第一个纹身。她说,现在除了“身体两侧的一些地方”,她身上大部分地方都有纹身。她已经不再做新的纹身了,但如果有人盯着她看,她很少会觉得不好意思。她说:“我甚至想都不会想这件事。我觉得年龄再大一些,我就会完全不在意了。”
当女人不了解男人的世界时,用名牌包来进行主体替换似乎是最好的解释工具。金融专家用名牌包能够解释空头交易、止损交易、期货等等概念,情感专家也能以一句“男人看到漂亮姑娘就和你看到好看的包包是一个道理”来安慰那些吃醋的少女们。VERTU手机的首席设计师Hutch Hutchison,也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老婆从来不抱怨他改装古董车的爱好,因为她也买了一整个衣柜的皮包。
有不少人还停留在早期宝缇嘉的印象里,谐音才足够正面。BV官方对葆蝶家这一名称的解释是:葆,意为低调奢华,恒久弥远;蝶,代表优雅蜕变,革新美学;家,不仅意谓家庭,同时也是强调了品牌致力于推崇卓越品位与永恒艺术相结合的生活方式。但是观看微博评论,就会有这样有趣的发现,至少网友们并不认同这三个字组合。
购物网站凡客根据过去几个月的销售数据分析出,2013年春夏平底鞋的销量远高于高跟鞋,平底鞋在整个鞋类产品的比重提高了12%,目前,凡客一个月平均能卖出4万多双平底鞋。
可怜的玛莎?斯图尔特(Martha Stewart)。每次她外出就餐时,这位美国家政女神(或独裁者,看你所持观点而定)面前总是会堆满厨师为表示敬意而额外赠送的各种菜式。“这就是我生活中的烦恼之处”,她说,“目前我正在节食,但却收到了14份附赠的甜点。”
这一季的时装将色彩和造型作为一种概念,并成为设计本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同的色彩勾勒出宝石的轮廓,成为一种设计图案,而不再仅仅是装饰。运用到时装上的珠宝,超脱了原本繁复的形式,上升为一种抽象、微妙的情感表达。
巴黎秋冬季时装周刚一结束,英国时尚记者与各路买家纷纷乘坐欧洲之星(Eurostar)返回伦敦,同行者还有一大群“新军”——法国人。地产中介发布报告称,如今越来越多的法国有钱人移居伦敦,看来法国总统奥朗德(Fran?ois Hollande)新推出的对收入超过100万欧元征收75%边际税率的政策,定会让更多的法国人移居伦敦。
Axel Dumas坐在上海华尔道夫酒店的咖啡厅里。窗外就是黄浦江,油轮鸣笛阵阵,他全身上下穿的都是爱马仕。是的,这位爱马仕家族的第六代传人去年刚刚当上该品牌的首席运营官,然后就为这次在上海举办的大秀马不停蹄地忙碌起来。
苹果(Apple)产品已经风靡中国。在沿海及内陆城市的主要街道几乎都能找到星巴克(Starbucks)。从耐克(Nike)、别克(Buick)到西门子(Siemens),中国消费者对西方品牌的喜爱远远胜过国内的竞争品牌。微博的兴起,胡同拳头(Hutong Fist)和麦田守望者(Catcher in the Rye)等摇滚乐队的流行,甚至是圣诞节的备受追捧,似乎都表明中国正越来越西化。
可能是受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影响,今年的日内瓦与巴塞尔钟表展都显得格外平淡,难以寻找多少热点,以至于人们在总结今年钟表业的流行趋势时往往把女表盛行作为一个重要的特点加以强调。
歌剧演员们都有个习惯,决不在舞台上使用任何香水,因为这很可能影响他们歌唱时的换气。香水应当用来愉悦众人,还是只为满足个人?这的确是个问题。
眼前的苍井空瘦小,穿着甚至不如涩谷街头的女孩儿。她所在的Prime Agency办公室也与一般小公司没什么区别,连一间拍摄棚都没有。很难把这一切与日本AV电影联系起来。更难以想象,在过去一年,苍井空已经成为中国现象级女艺人,一个擅长制造场面失控的专家。
卡地亚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长、65岁的法国人伯纳德?福纳斯(Bernard Fornas)并没有被冲昏头脑。他用“花无百日红”来比喻持续不断的欣欣向荣是不可能永远存在的。
今年6月1日-7月28日,在伦敦Goldsmith Hall举办的2012年夏季主题展览“黄金:权力的光辉”还将集中展示约400件展品,最古老的可追溯至公元前2500年;而Dior在其去年圣诞彩妆系列Les Rouges唇彩中加入了金粉。金子用在脸上,穿在身上,早已不仅仅只是做首饰了。
奥斯卡颁奖晚会的很多事引人注目,其中包括无声电影夺得最佳影片奖以及由于艾迪?墨菲(Eddie Murphy)突然请辞、比利?克里斯托(Billy Crystal)再次出任主持人等。但最引人注目的当数各色衣妆粉墨登场。
意大利奢侈品集团普拉达(Prada)表示,该公司计划在今后两年加速零售店的扩张步伐。由于亚洲消费者购买的手包及鞋类产品大幅增加,普拉达2011年的利润增长了72%。
中国古代皇帝懂得如何享受生活。爱马仕(Hermès)近几年推出的中国奢侈品牌“上下”(Shang Xia)正试图重现中国古老文明的顶级生活方式,该品牌推出的都是最精湛的手工艺品。
欧洲奢侈品行业的高管们称,中国消费者喜欢追逐那些贴着“意大利制造”、“法国制造”标签的商品,或者“瑞士制造”的手表。
根据一项在北京、上海两地进行的调查,耐克、法拉利、索尼、苹果、宝马等,都被“酷一族”认作是自己所需要的国际名牌。“令人惊讶的是,尽管还不具备相应的经济实力,但‘酷一族’已经开始用其中的一些名牌来点缀自己,当他们成年后还将购买更多的名牌。”
一件衣服30万元,一个手包20万元……中国社科院等单位近期发布的《商业蓝皮书》中,罗列了这样几个数字,强烈刺激着人们的神经:截至2009年12月,我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已增至94亿美元,全球占有率为27.5%,首次超越美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准备去澳大利亚旅游的张小薇,不到半个小时就收拾好了行李箱,但整理长长的购物清单却用了近两个小时。单子上大多是亲友们让她捎回来的鞋、化妆品和包,这些名牌物件价格不菲,品牌、款式、尺码、价格区间都需要一一核对,以防买错。
这件蓝色的手工粗棒针织毛衣,用的是20年前最流行的“麻花针法”,还是高领设计。这款毛衣20年前估计每个母亲都纯手工私家定制过,网友们呼吁,凡是小时候穿过妈妈织的类似温暖牌毛衣,可以把妈妈的资料发到爱马仕公司,问问他们还缺不缺设计师。
在希思罗机场5号航站楼最南端的角落里,静静地矗立着一道没有任何标记的白色大门。很少有乘客会注意到它的存在,更不会有人意识到,这里隐藏着希思罗机场“最重要的秘密”,而这正是设计师的初衷所在。“如果你属于这里,那么你压根就不需要指示牌。”休息室经理安妮塔·纽克特(Anita Newcourt)掏出证件扫过读卡系统,厚重的大门无声开启,于是乎,我成了有史以来第一位闯入传说中的“圣地”——温莎套房(Windsor Suite)——的新闻记者。
精彩评论
生活水平调高了,购买也力就上升了。但是市场假货真心不少,被坑的不行不行的。有防伪大家标签的一定得查询,避免上当受骗。推荐一个防伪码查询地址http://www.t3315.com.
价格对新闻:报告称中国人买走全球近半奢侈品的评论
A货目前已是广泛流行于世界,尤其是亚洲的一种文化现象了。很多A货已经不是“仿”的问题了,可能仅是销售渠道的差异了。有些在物理上甚至是没有差异的。所以不少世界级的明星都是A货的拥曵呢。从消费者角度来说A货能让他们以最短的时间和明星大腕们拉近距离,也能提升他们一直匍匐前行的自信心。某种程度上也能向有钱人炫耀一下,你有的我也有。你就该花大钱去买,但我不需要。但A货事实上侵犯了奢侈品的知识产权。
星河对新闻:穿越青春期二:酷一族的奢侈品消费文化和分析的评论
奢侈品,用以区分不同的阶级和阶层。那么,剥离文化品鉴的内涵,追捧以“仿”为特色的A货,又代表了消费者的什么心态呢?
子悦对新闻:穿越青春期二:酷一族的奢侈品消费文化和分析的评论
想到很久之前李光斗的那本《品牌拜物教》来,溢价部分就是可以给人带来或A(assuagement )或B(being)或C(comfortable)好感觉的价值。
子悦对新闻:穿越青春期:从牌子到品牌--青年文化对品牌的塑造和推动作用的评论
笨拙而丑陋,怎么就变成了诱人的柔情呢:难道东施也可以变成西施?不管怎么说我的鞋柜里居然有一双厚底的鞋,幸亏当时没扔掉,看看居然和香奈儿的差不多呢
娃娃对新闻:厚底木屐成了时尚?的评论
当iPhone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那他的主人就成为一个杯具
匿名人士对新闻:当iPhone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评论
时代在变,牛仔裤在变,那个嘻哈型的有够吓人的,还是比较喜欢烟管牛仔裤。
M对新闻:图片报道:牛仔裤,永恒的时尚的评论
这个翻译怎么回事,文章中也看不出奢侈品销售有危机。应该改成“未现危机”吧。
匿名人士对新闻:奢侈品牌香港现销售危机的评论
Audrey Tautou还是那么美, 期待~
匿名人士对新闻:『视频』黑白默片里的Chanel情史的评论
中国的汉服唐装变身日本的和服和韩国的高丽服应该是最早的解构主义杰作吧
汉服唐装对新闻:解构主义下的建筑与时尚的评论
美女和华服请看http://www.iedu.com.cn/article.aspx?id=2981
乐学对新闻:奥斯卡之夜,优雅复古的造型永不落伍的评论
图片太少了啦,本来想看看美女和华服
匿名人士对新闻:奥斯卡之夜,优雅复古的造型永不落伍的评论
照片PS过了
chou对新闻:奥巴马迷倒意大利时装界的评论
奥巴马脸上一点皱纹和斑都没有额,他工作压力还那么的大,估计睡觉时间也不足8小时的。
小妈妈对新闻:奥巴马迷倒意大利时装界的评论
家猫嫌弃的食物,野猫却如获至宝;家猫的任务是讨好主人野猫的目标是找到食物活下去。因为主人的情绪比食物更难捉摸,家猫不得不牺牲自己的生存本能接受主人赋予的概念,作妩媚状讨好状滑稽状,甚至穿衣服染毛烫毛。所谓时尚达人,不过就是家猫而已。不时尚达人,就是做了野猫的家猫。
过来人对新闻:经济低迷:时尚达人不再 不景气时尚达人行其道的评论
打折来临~酷棒,倍倍之类盛行~
皮蛋对新闻:经济低迷:时尚达人不再 不景气时尚达人行其道的评论
chou: 要是有图片,你的想象会大打折扣的。就像西施或者貂蝉,一旦搬上银幕,怎么着的也觉得有缺陷的。这种名牌的意义就在于渲染,那是吃饱了没事干的人的炫耀,的确好看,但不看也罢的
旁观者对新闻:他与她,力与美的圣诞奇缘的评论
没图片,想象不出来
chou对新闻:他与她,力与美的圣诞奇缘的评论
对这样的清单,最好没有人去续,就让它自生自灭巴
胖胖对新闻:炫耀性消费10大关键词(双语)的评论
忘了说了,貌似黑霉引以为傲的EMAIL功能,在国内差不多就是废物,国内企业不兴EMAIL,朋友同事之间更喜欢短信。移动开通PUSHMAIL功能,要企业才能开通,而且每个月300多,这对国内EMAIL发送使用状况来说,实在是太贵了。我这里说的EMAIL功能是它本身的EMAIL,而不是第三方的。 价格方面,貌似国内也是最近才跌破5000,现在在4500左右,和国外的300美圆,是没得比的。 黑霉,你还是回归本色吧!
皮蛋对新闻:黑莓家族又添旗舰机型(双语)的评论
黑霉越来越没性格了!经典机型:7290,8700
皮蛋对新闻:黑莓家族又添旗舰机型(双语)的评论
以后每双高跟鞋的包装明显之处要注明:此鞋对行走、腰椎和颈椎有害,18岁以下不宜。另外,逐渐限制高跟鞋广告,避免青少年盲目模仿。
胖胖对新闻:高跟无所惧 美丽价更高(双语)的评论
别提希望小学了,太让人愤慨了~
皮蛋对新闻:解密“飞天”舱外服的评论
3000万?可以支持多少个希望小学啊,当然供某些官员腐败是在是小菜一碟,还不如搞搞领先工程了。
匿名人士对新闻:解密“飞天”舱外服的评论
花15个消失穿一件衣服,我又好睡一觉了,埃及艳后洗个澡,搓个背,涂点爽身粉再化个妆,也不用这么久呀,不知道美国航外服是穿多久。
匿名人士对新闻:解密“飞天”舱外服的评论
20万,起点比之当年的MBA高了不少。只是,在MBA过剩的今天,他们的职业前景光明吗?MBA本身就是培养职业经理人的,也就是说,不管奢侈品还是糖果、计算机都是一样的,他们的工作就是设计工作流程和模式,提供人的工作效率,某种意义上是和产品分离的。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个学位有意义吗?如果不是这样,是否就应该有许多牛奶制品管理硕士、鞋类管理硕士呢?看来,这更多地是又一个摸人口袋的招牌而已。
匿名人士对新闻:奢侈品管理硕士专业首招 学费高达20万的评论
去读奢侈品管理本身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匿名人士对新闻:奢侈品管理硕士专业首招 学费高达20万的评论
现在的设计有点莫名其妙,弄出个塑料袋的样子来推从环保,真搞笑~
Joll对新闻:“我不是一个塑料袋”的评论
奢侈品的意义在于一种文化。通看这种文章,只谈价格如何昂贵,一般人(确切的说也就是经济上不富裕的人)怎么受用不起,本身就缺乏奢侈品的心态,记者也好,管理者也罢,真是把奢侈品庸俗化了,MBA加几个奢侈品的牌子,以为这就是奢侈品管理,大概这也就是中国特色吧——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居然还是奢侈品消费大国,够讽刺的。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润轩对新闻:奢侈品管理硕士专业首招 学费高达20万的评论
奢侈品的蓝血王国傲视众生,只是如今也一味趋利,忽视了内容和品牌精神。十分同意“公关业界太重视传播,而忽略内容建设,忽略向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品牌自身又何尝不是如此。
星河对新闻:奢侈品的涟漪公关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