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入学和学位调查(Survey of Graduate Enrollment andDegrees)显示,在经历了此前两年的下滑后,2011年秋季-2012年秋季首次入学的研究生数量小幅增加1.8%,而人数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受外国学生人数增加的推动。
MAP(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招生宣讲会通知:周六(10月27日)下午2点,在中山北路华师大圆形心理实验室219室,再次举行2013年应用心理专业硕士专业宣讲会。免费。
今年是我们78级研究生毕业30周年。想起当年被社会上称为“黄埔一期”的研究生考试,与现在已经很完善的规模化考试有很大的不同。从恢复高考以后的30年,考试制度也在与时俱进的电脑化、统一化、标准化。但是每个人个体化的经历背后都能折射出时代的变化,下面就把我在1978年考研的故事说给大家听。
1982年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即七七级)大学生毕业的年份。这一届学生坊间有俗称“黄埔一期”,据说原来是中国科学院“文革”后第一届研究生(七八级)中流行的戏称,后来也用于第一届本科大学生。
4月24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页挂出一篇封面文章: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攻读理学博士唐爽与麻省理工学院最高首席教授崔瑟豪斯(MildredDresselhaus)提出的一种物理理论,被命名为“唐爽-崔瑟豪斯”理论,可能引起电子IT产业、热电能源产业和基础物理的重大革命。
如果说亚洲来的研究生还有些共同的时尚特征可以追寻,那么美国土生土长的研究生所采用的时尚体系则十分多样化。有的研究生因为是在职,所以穿的也比较职业化,不花哨也不邋遢。有的全职,博士一读就是五、六年,穿得很随便,偶尔也很邋遢。夏天T恤衫牛仔裤,冬天套头衫牛仔裤。
在美国读博士的这么多的聪明人肯定不会仅仅就为了区区一张纸去搏青春。当然首先不能否认在一些特定的领域这张博士文凭纸的确是不能或缺的敲门砖,比如要在美国高校当教授。这个算是比较看得见的收益。但在美国读博士更致命的吸引力来自那张纸之外的,看不见的收益。
考G考T之前,或许很多人都只有一个模糊的打算。在一眼能看穿30年的当下,给生活加点波澜,加点不确定,加点模糊的星光。他们对未来的职业并没有很清楚的规划。
2010年考研大幕昨天开启,热度进一步飙升。全国报考2010年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140万人,较2009年增加13%。这也是2001年以来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的最高纪录,是2001年报考总数的3倍。今年全国报考上海市54个研究生招生单位的考生突破10万人大关,共105900余人,比2009年增加9.8%。
新年第一考——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将于1月9日开考。由麦可思与腾讯教育共同开展的“2010届大学毕业生流向月度跟踪调查”显示,临近考期,9%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计划在国内读研,其中,女生比男生更为“铁杆”。上海受调查毕业生中有12%选择读研,这一比例在全国居第三。
第三方调查公司日前发布2010届大学生毕业流向的第4期月度跟踪调查。截至12月底,全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的签约率为25%,较上月上升明显,增长3个百分点。但让人惊讶的是,距离2010年全国研究生考试还有近两周的时间,竟然有2%的考生,即近24万人心生退意,打起了退堂鼓。
每年都有很多大学生自杀。但杨元元的死,还是特别震撼了我,使我不得安宁。我甚至有一种冷飕飕的感觉——作为一个教育咨询者,我甚至觉得元元的死与我有关。
安徽财经大学2006级研究生小田(化名),不满学校因其未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而不授予硕士学位,将母校告上法庭,要求法院确认学校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安徽蚌埠市蚌山区法院日前开庭审理此案。
虽然我来自985高校,保送读研,硕博连读,土生土长根正苗红的应届毕业博士研究生,即将加入国家机关公务员队伍(说这些,并不是为了炫耀我有多优秀,只是为了说明,我的条件相对优越,但心里一样有诸多说不出的痛),我还是觉得,读研究生,我失去的比得到的要多。
读了你的文章《一个应届生的困惑》,甚是感慨,我就是那个选择读研后的应届毕业生Carol,只是悲哀的是,就在我研究生即将毕业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三年的时间投资其实并不是那么的物有所值。
在考研调剂整个过程中,似乎是水波不兴,实际上其中暗藏玄机,教育专家结合多年的辅导与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以下三大玄机,正在筹备考研的同学需要特别注意。
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办主任吴宏翔3月2日向记者确认,今年复旦MBA确定不招收应届毕业生,一贯保持对于报考者三年或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要求。
新的一年,是通向职场,找一份有着稳定收入的工作,还是继续积累,充实年华——读研,再次延续学生的身份,也许你现在也徘徊在人生这一个选择的河岸,想要到达彼岸,却不知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为此困惑、迷茫,逡巡不前。
从教育部有关部门获悉,2009年全国硕士生考试定于1月10日至11日(个别考试科目在12日)举行,共有124.6万考生在全国各地应试
近日,教育部曾经透露为应对就业压力,会适当调整2009年的研究生招生重点。昨天,教育部发布具体方法:明年硕士研究生扩招5%,博士研究生扩招1.7%。
明年开始,中央部委所属院校所有研究生都将缴纳学费,然后争取奖学金。这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一项内容,教育部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该项改革将于明年全面推广至部委属高校。 资料透露,这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核心是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所有学生都要缴纳学费,然后通过自己的学术科研成绩发放奖学金。这项改革的试点工作从2006年开始,当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等3所高校率先开始。去年增至17 所,今年推广到设置研究生院的高校。
在预报名结束之后,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正式报名即将于10日至31日启动。届时,考生每天9时至22时可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网址http://yz.chsi.cn)的报名系统进行报名。
9月27日,全国59所高校云集四川师范大学体育馆,200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大型现场咨询会在这里举行,吸引了近千名成都高校的学生前来咨询。
报考人数增幅减缓,录取比例扩大,考研竞争难度有所下降。在2008年之前,每位考生可报考多家研招单位,而2008年之后每位考生只能报考一家。随着考研政策的微调以及用人单位用人政策的务实,使得报名人数增幅减缓。从2008年的报考数字来看,今后的报考人数虽然保持在一定的规模,但是增幅必将越来越缓慢。
随着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启动,各大高校的海报栏里贴满了各种各样考研培训班的招生海报。大学生反映,宿舍里每天都会塞进来十几张考研培训班的广告单。考研仿佛成了一种“大势所趋”。然而记者在高校采访发现,在部分大四学生心中,尽管竞争激烈,但考研仍然成为求职避风港。
教育部指出,招生单位要将考生考试诚信情况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对考试作弊的考生取消其考试成绩,同时给予下一年度不得报名参加硕士生入学考试的处理,对严重作弊的在校 考生还应按有关规定予以处分直至开除学籍。
2009年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出台,对考研报名、考试、录取等各方面内容进行了说明。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2009年考研报名继续采用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10月10日—31日网上报名,11月10日—14日现场确认,应届生9月18日—24日可在网上预报名。考研初试时间为2009年1月10日至1月11日。
2009年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时间已确定为明年1月10日、11日举行。和往年相比,提前了10天左右。
复旦大学近日做出决定:在2009年的博士招生中,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系、生命科学学院等9个理工科院系实行改革。新“招博”方案规定:凡是报考复旦上述9个院系的考生,必须先提供证明自己科研能力的书面材料。材料审核过关,再进行笔试加面试的入学。此举加大对博士生科研能力的考核,拒绝“考研专业户”。
教育部昨天下发通知,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工作即将开始。今年仍然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网上报名时间分为两个阶段:9月18日至24日预报名,10月10日至31日正式报名。考生每天9:00至22:00可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报名系统进行报名。现场确认时间为11月10日至14日,考生凭身份证件、毕业证等相关证件到网上报名选定报考点进行信息确认、缴费和照相。
精彩评论
年轻韶光,局限在职场是件多么无聊的事情呀。乘着有充沛的体力和冲劲,游历一番才是正道。去喜欢的学校,选择若干门喜欢的专业研读。莫等白了少年头,攥着一大把钞票,只剩下无尽遗憾,寄托期望在下一代身上,空悲戚。
游山玩水对新闻:美国研究生中的朋克族的评论
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匿名人士对新闻:盲目考研杀了杨元元的评论
小平同志的理论似乎就是人就应该屈服于现实,而不能有超越现实的追求,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匿名人士对新闻:盲目考研杀了杨元元的评论
完全同意
匿名人士对新闻:盲目考研杀了杨元元的评论
一堆废话
匿名人士对新闻:考研:前程左右创造青春神奇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