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的杨国安头发灰白,他的白发在十年前就开始有了,那时候,38岁的他带着四个助手,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全身投入“再造宏鸉”计划,历时二十多个月。
浏览一遍英国《金融时报》2010年度MBA排行榜,就会明显看出选择正确商学院的重要性——毕业院校直接影响你的职业前景和收入潜力。然而,就MBA价值最大化而言,何时毕业可能同样重要。
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的数据显示,目前在美国就读传统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的学员中,女性约占37%,高于5年前的33%和10年前的30%。虽然大多数商学院远未达到男女比例相等,但许多学校正在缩小差距。
2000年1月10日,美国在线宣布以1810亿美元收购时代华纳公司,缔结了美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一宗并购案。而合并次年,这个庞然大物,却一朝坠落为最大的巨额亏损公司,合并后的公司冲销了近千亿美元。
中国其他几家“好公司”,其实都有类似的情况。万科的不拿一手地、不行贿的战略,在中国的房地产界,是一种典型的“挥刀自宫”的行为;王石抵制诱惑,两次主动放弃MBO(管理层购并)的机会,更是一种神乎其技的惊世武功。
在与惠普的谈判失败后,英国公共及商业服务工会(PCS)周四宣布将举行大罢工,参与罢工的人来自惠普企业服务部门在纽卡斯尔、华盛顿、普累斯顿和法尔德海岸(Fylde Coast)的分支机构。这些工人主要是为英国工作及养老金部、国防部和通用汽车工作的合同工。
然而,目前LV等奢侈品牌正缺少合格的销售员,“即使在大部分品牌已有门店的城市中,管理人员也感叹合格的销售助理难找”,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根据BCG统计,截至2009年初,中国大陆奢侈品销售点的数量约有1000余家,难道,中国居然找不到数千名合格的奢侈品销售员?
案例研究是许多商学院钟爱的教学工具,通过它们把信息传递给工商管理硕士(MBA)学员。案例撰写者总是在寻找可以用来说明不断改变的商界面貌的热门事件。
2009年12月3日,松下将其位于北京的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的50%股权以100美元价格转让给京东方A(000725.SZ)。松下彩管隶属于MT映像显示株式会社。此后,原松下彩管由中外合资企业变更为内资企业,松下将失去对该项目的控股权。
有人指出,商学院没能很好地培训学员,使他们了解课堂上使用的金融模型的局限性。还有人称,在培养学员的责任意识方面,商学院毫无作为。院长们已经注意到这些意见。美国和欧洲的商学院正在对课程进行或大或小的调整——从微调课程内容到引进新的课程、研讨班甚至新的学位——以便向学员传授本次经济危机的教训。
最近三个企业的道歉——分别来自高盛(Goldman Sachs)董事长劳尔德?贝兰克梵(Lloyd C. Blankfein)、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的杰夫?伊梅尔特(Jeff Immelt)以及曾任美国在线-时代华纳(AOL-Time Warner)首席执行官的杰瑞?莱文(Jerry Levin)——就为认错的禁忌提供了经验教训。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为一些改变人们语言范式的最胡扯管理用语颁奖。由于胡话产业去年遭遇了自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以来最严重的衰退,我本以为2009年胡话奖的境况会格外惨淡。但翻阅了我的胡言乱语积累本后,我为这些素材的品质之高感到惊讶,由此打消了顾虑。看来,即使在萧条时期,一些管理人士仍能够挑战极限,再创新高。
新官上任三把火,一点不假。雅虎新任CEO卡罗尔?巴茨(Carol Bartz)刚进公司没几天,就亲自给所有员工写了一封信,提出“三不”。第一,不准迟到(这也间接反映出雅虎近几年迟到成风);
索尼爱立信的母公司索尼与国际足联达成了一份价值3.05亿美元的协议,将在2014年前成为FIFA最高级别的赞助商。索尼爱立信认为,与球迷接触的最佳、最紧密的渠道是Twitter和Facebook。
2000年1月,当史蒂夫?凯斯(Steve Case)宣布美国在线(AOL)和时代华纳(Time Warner)1640亿美元的全股票并购交易时,这位美国在线的首席执行官将这称为一个历史性时刻,将永久性改变传媒业竞争格局以及人们利用互联网的方式。
今年哪几笔企业交易会让人名声大涨?哪些则会让人名声扫地?有几位首席执行官已准备等上数年,让时间来证明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最令人瞩目的是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
12年前的冬天,史玉柱开着他的S500奔驰轿车黯然离开珠海;12年后,在马云、郭广昌、牛根生等大佬的“簇拥”下,史玉柱再次杀回。这一次,迎接他的是珠海市市委书记甘霖和市长钟世坚。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近期的一篇博客文章谈到一个话题:让生意破产的N种方法。去年出版的一本商业书籍也曾谈到相同的话题。前者的论述是从企业主的角度出发,后者则是从公司管理者的视角出发。
企业应该把谁放在第一位:客户、股东还是员工?我上周曾大致讲述过一个关于权力、金钱和声望的猜谜游戏——在这三方的座次争夺战中,谁该赢得“头把交椅”?而今天的问题则是一个“企业版”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