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热门时尚网站
- Steve发布于 2010/8/12 21:05:09 | 214251 次阅读 [大][中][小]
- 文章来源:FTChina 关键词:时尚 时尚网站
-
自从注定难逃一劫的时装零售网站www.boo.com于2000年倒闭以来,网上销售走过了一条崎岖之路。那时候,几乎没人相信奢侈品网上销售会有什么前途。十年来,奢侈品网上销售两大国际巨头www.net-a-porter.com和 www.yoox.com每家都业绩骄人,赚得盆满钵满:每月有三百万人登陆Net-a-Porter,而Yoox网站更是提供七种语言向世界上67个国家供货,去年据报收入达1.522亿英镑,比2008年猛增50%。据咨询公司贝恩(Bain & Co)估计:2009年,全球网上奢侈品交易额增长了20%,达到36亿英镑,而且,看上去增长还将持续。对于意欲掌握网上时尚动态的购物者,现提供一些全球最佳网站,以飨网友:
英国
As Seen on Screen(ASOS) 网店与Yoox 及Net-a-Porter在同一年开办,业绩同样不凡:从成立之初至今年3月31日,其宣布网上税前销售利润达2.03千万英镑。上网的品牌包括:侯赛因•卡拉扬 (Hussein Chalayan)设计的Urban Mobility运动系列以及受高级女装(haute-couture) 影响、ASOS自主开发的Black系列。
时装精品店Matches的网上分店同样侧重设计精巧的奢侈品,上有黛安•冯芙丝汀宝(Diane von Furstenberg)的店中店。
该网站名缘自上世纪20年代奥地利女装裁缝师Madame Mayer,这个怀旧版的高端时装和珠宝网站上架货品均为上个世纪60、70年代风格质朴的香奈儿(Chanel)、伊夫圣罗兰(YSL)和普奇(Pucci) 等经典系列。
对于喜欢瓦伦蒂诺(Valentino)和爱马仕(Hermès) 旧款翻新版的粉丝,本网站当属首选。上网货品均为限量版的手工作品,如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 设计的袖扣。
本网站主推新款珠宝设计,网上货物品类齐全,有Made by Eugene的银哨子(定价16英镑),Sho设计的的Victoria Ring(定价3120英镑)以及镶嵌椭圆形钻石的Four Seasons手镯(定价37630英镑)。
意大利
这家Como专卖店的网上分店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国际藏品,包括由知名时尚品牌Normaluisa为Tramando和Kartell设计的尖头橡胶鞋。
这家网站汇聚了各式新锐时装,提供可遇不可求的品牌是其特色,如托德•林恩(Todd Lynn)设计的皮件,以及自已专门与迪奥男装(Dior Homme)、加雷斯•普欧(Gareth Pugh) 、维果罗夫(Viktor & Rolf)等知名品牌合作推出的款式。
虽说一登陆该网站便有毛骨悚然的音乐响起,但页面操作颇为顺意顺手,它专注于哥特风格的奢侈品(goth-tinged luxury),上网品牌有瑞克•欧文斯(Rick Owens) 以及巴尔曼(Balmain)。
法国
又一家网上版的偶像店,新奇和高端时装交汇于此,大量展示与名家合作推出的具有典型科莱特(Colette)风格的别致款式,如卡尔•拉格菲尔德(Karl Lagerfeld)设计的亮饰白色皮手套。
“反传统”,巴黎设计师玛丽亚•露易莎(Maria Luisa)如是评价本网店的风格,由她本人设计的品牌与克里斯多佛•凯恩(Christopher Kane) 、马丁•马吉拉 (Martin Margiela) 和罗兰•穆雷之RM(RM by Roland Mouret)等知名品牌在网店联袂展出。
时尚女鞋专网,知名品牌包括范思哲(Versace)的色块式靴子以及朱塞佩•萨诺第 (Giuseppe Zanotti)为巴尔曼设计的拉链式绑带凉鞋。
- 科学家:抗药超级细菌正向全球传播<<上一篇 下一篇>>西方品牌的中文译名
精彩评论
生活水平调高了,购买也力就上升了。但是市场假货真心不少,被坑的不行不行的。有防伪大家标签的一定得查询,避免上当受骗。推荐一个防伪码查询地址http://www.t3315.com.
价格对新闻:报告称中国人买走全球近半奢侈品的评论
A货目前已是广泛流行于世界,尤其是亚洲的一种文化现象了。很多A货已经不是“仿”的问题了,可能仅是销售渠道的差异了。有些在物理上甚至是没有差异的。所以不少世界级的明星都是A货的拥曵呢。从消费者角度来说A货能让他们以最短的时间和明星大腕们拉近距离,也能提升他们一直匍匐前行的自信心。某种程度上也能向有钱人炫耀一下,你有的我也有。你就该花大钱去买,但我不需要。但A货事实上侵犯了奢侈品的知识产权。
星河对新闻:穿越青春期二:酷一族的奢侈品消费文化和分析的评论
奢侈品,用以区分不同的阶级和阶层。那么,剥离文化品鉴的内涵,追捧以“仿”为特色的A货,又代表了消费者的什么心态呢?
子悦对新闻:穿越青春期二:酷一族的奢侈品消费文化和分析的评论
想到很久之前李光斗的那本《品牌拜物教》来,溢价部分就是可以给人带来或A(assuagement )或B(being)或C(comfortable)好感觉的价值。
子悦对新闻:穿越青春期:从牌子到品牌--青年文化对品牌的塑造和推动作用的评论
笨拙而丑陋,怎么就变成了诱人的柔情呢:难道东施也可以变成西施?不管怎么说我的鞋柜里居然有一双厚底的鞋,幸亏当时没扔掉,看看居然和香奈儿的差不多呢
娃娃对新闻:厚底木屐成了时尚?的评论
当iPhone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那他的主人就成为一个杯具
匿名人士对新闻:当iPhone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评论
时代在变,牛仔裤在变,那个嘻哈型的有够吓人的,还是比较喜欢烟管牛仔裤。
M对新闻:图片报道:牛仔裤,永恒的时尚的评论
这个翻译怎么回事,文章中也看不出奢侈品销售有危机。应该改成“未现危机”吧。
匿名人士对新闻:奢侈品牌香港现销售危机的评论
Audrey Tautou还是那么美, 期待~
匿名人士对新闻:『视频』黑白默片里的Chanel情史的评论
中国的汉服唐装变身日本的和服和韩国的高丽服应该是最早的解构主义杰作吧
汉服唐装对新闻:解构主义下的建筑与时尚的评论
美女和华服请看http://www.iedu.com.cn/article.aspx?id=2981
乐学对新闻:奥斯卡之夜,优雅复古的造型永不落伍的评论
图片太少了啦,本来想看看美女和华服
匿名人士对新闻:奥斯卡之夜,优雅复古的造型永不落伍的评论
照片PS过了
chou对新闻:奥巴马迷倒意大利时装界的评论
奥巴马脸上一点皱纹和斑都没有额,他工作压力还那么的大,估计睡觉时间也不足8小时的。
小妈妈对新闻:奥巴马迷倒意大利时装界的评论
家猫嫌弃的食物,野猫却如获至宝;家猫的任务是讨好主人野猫的目标是找到食物活下去。因为主人的情绪比食物更难捉摸,家猫不得不牺牲自己的生存本能接受主人赋予的概念,作妩媚状讨好状滑稽状,甚至穿衣服染毛烫毛。所谓时尚达人,不过就是家猫而已。不时尚达人,就是做了野猫的家猫。
过来人对新闻:经济低迷:时尚达人不再 不景气时尚达人行其道的评论
打折来临~酷棒,倍倍之类盛行~
皮蛋对新闻:经济低迷:时尚达人不再 不景气时尚达人行其道的评论
chou: 要是有图片,你的想象会大打折扣的。就像西施或者貂蝉,一旦搬上银幕,怎么着的也觉得有缺陷的。这种名牌的意义就在于渲染,那是吃饱了没事干的人的炫耀,的确好看,但不看也罢的
旁观者对新闻:他与她,力与美的圣诞奇缘的评论
没图片,想象不出来
chou对新闻:他与她,力与美的圣诞奇缘的评论
对这样的清单,最好没有人去续,就让它自生自灭巴
胖胖对新闻:炫耀性消费10大关键词(双语)的评论
忘了说了,貌似黑霉引以为傲的EMAIL功能,在国内差不多就是废物,国内企业不兴EMAIL,朋友同事之间更喜欢短信。移动开通PUSHMAIL功能,要企业才能开通,而且每个月300多,这对国内EMAIL发送使用状况来说,实在是太贵了。我这里说的EMAIL功能是它本身的EMAIL,而不是第三方的。 价格方面,貌似国内也是最近才跌破5000,现在在4500左右,和国外的300美圆,是没得比的。 黑霉,你还是回归本色吧!
皮蛋对新闻:黑莓家族又添旗舰机型(双语)的评论
黑霉越来越没性格了!经典机型:7290,8700
皮蛋对新闻:黑莓家族又添旗舰机型(双语)的评论
以后每双高跟鞋的包装明显之处要注明:此鞋对行走、腰椎和颈椎有害,18岁以下不宜。另外,逐渐限制高跟鞋广告,避免青少年盲目模仿。
胖胖对新闻:高跟无所惧 美丽价更高(双语)的评论
别提希望小学了,太让人愤慨了~
皮蛋对新闻:解密“飞天”舱外服的评论
3000万?可以支持多少个希望小学啊,当然供某些官员腐败是在是小菜一碟,还不如搞搞领先工程了。
匿名人士对新闻:解密“飞天”舱外服的评论
花15个消失穿一件衣服,我又好睡一觉了,埃及艳后洗个澡,搓个背,涂点爽身粉再化个妆,也不用这么久呀,不知道美国航外服是穿多久。
匿名人士对新闻:解密“飞天”舱外服的评论
20万,起点比之当年的MBA高了不少。只是,在MBA过剩的今天,他们的职业前景光明吗?MBA本身就是培养职业经理人的,也就是说,不管奢侈品还是糖果、计算机都是一样的,他们的工作就是设计工作流程和模式,提供人的工作效率,某种意义上是和产品分离的。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个学位有意义吗?如果不是这样,是否就应该有许多牛奶制品管理硕士、鞋类管理硕士呢?看来,这更多地是又一个摸人口袋的招牌而已。
匿名人士对新闻:奢侈品管理硕士专业首招 学费高达20万的评论
去读奢侈品管理本身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匿名人士对新闻:奢侈品管理硕士专业首招 学费高达20万的评论
现在的设计有点莫名其妙,弄出个塑料袋的样子来推从环保,真搞笑~
Joll对新闻:“我不是一个塑料袋”的评论
奢侈品的意义在于一种文化。通看这种文章,只谈价格如何昂贵,一般人(确切的说也就是经济上不富裕的人)怎么受用不起,本身就缺乏奢侈品的心态,记者也好,管理者也罢,真是把奢侈品庸俗化了,MBA加几个奢侈品的牌子,以为这就是奢侈品管理,大概这也就是中国特色吧——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居然还是奢侈品消费大国,够讽刺的。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润轩对新闻:奢侈品管理硕士专业首招 学费高达20万的评论
奢侈品的蓝血王国傲视众生,只是如今也一味趋利,忽视了内容和品牌精神。十分同意“公关业界太重视传播,而忽略内容建设,忽略向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品牌自身又何尝不是如此。
星河对新闻:奢侈品的涟漪公关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