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有说“不”的权力吗?
- Steve发布于 2014/2/8 13:59:47 | 14427 次阅读 [大][中][小]
- 文章来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关键词:青少儿 父母 权力
-
我在富人区长大,那里的孩子差不多都有好几个椰菜娃娃、好几个户外装备包和好几条Jordache牌子的牛仔裤(更不用说让人爱不释手的雅达利2600游戏机了)。我的东西当然不算少,但我还是觉得别的孩子比我东西多。我想要一件贝纳通毛衣和一辆很酷的自行车,我想在圣诞节去墨西哥玩,把全身晒成古铜色。我还想要一辆惊艳四邻的炫酷轿车,而不是停在我家车道上的那辆红色Datsun 510。
ABC《摩登家庭》剧照。随着年龄渐长,我就不再只追求物质上的东西,我还想要自由。我的朋友们每到周末就有机会在父母外出的时候单独在家,可我在上大学以前从没有“独守空房”的时候。我的朋友多晚回家都没事,我必须在晚上12点前到家,还有,我妈妈看管我像看管犯人一样。
我那时候青春年少,觉得自己没面子,是个土妞,我感到很生气。为什么我妈就不能像别人父母那样呢?在我眼里,如果一个女孩子发型正点,能在外面待到很晚才回家,她就会很受欢迎。但我妈在这点上拒绝让步,不容半点讨价还价的余地,这让我在整个青春期都十分记恨她。
看看25年后的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成了定规矩的人了。我会给没上学的孩子买Ugg雪地靴吗?我会给上五年级的孩子买新款iPhone 5吗?我会让自己女儿和其他同学一起从学校走回家吗?她到了可以独自一人逛商场的年龄了吗?
我和丈夫都觉得,让我们决定哪些事情孩子该做,哪些不该做,这不太难。难就难在自己孩子想要的东西得不到,别的孩子却能得到,孩子不高兴了怎么办?
为人父母的我们很早就遇到了这种情况。在女儿上学前,她的几个幼儿园小朋友都穿着Ugg的靴子。当我拿回家一双山寨版的旧靴子时,女儿十分不屑,恼怒地说:这不是Ugg的鞋。
我很诧异:啊?
她的回答让我不知所措。女儿说:真的Ugg商标是在鞋后面,小朋友都说我的鞋是假的。
这种情况简直司空见惯。如果把孩子在听到我和丈夫说“不”之后的反应记录下来,拼在一起,那听起来应该是这样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在YouTube上看视频?为什么我不能有手机?为什么我不能吃第五个甜点?为什么不能喝汽水?为什么不能玩视频游戏?为什么不能晚睡?为什么不能加入乡村俱乐部?等等等等。我一解释,他们肯定又会说:那怎么别的孩子就可以?
孩子小的时候,虽然他们不乐意,做父母的还能管得了。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与他们融洽相处的难度明显增加,教育子女的压力也加大了。有时候我想,怎么省事怎么来吧,由他们去吧,做父母本来就让人筋疲力尽,干嘛为这点小事吵架?可每到这时候我就意识到,汽水事小,原则事大,如果在汽水问题上不能坚持原则,以后碰到网络安全和约会这种大事情,岂不是更难要求孩子了?
虽然自己小的时候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但现在我知道了,我妈当年真够牛的。她知道什么对我最好,根本不在乎我恨不恨她,这是虎妈式的教育。
童年时的种种失意和约束实际上是我人生的宝贵课程,现在我要把这一课传授给我的孩子。
当我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时髦物件,我就知道必须为此努力工作。我还学会了给自己理财。很多时候,只要妈妈说不,我就会发现自己其实并不那么想要那件东西。长大成人后,我依然不需要那么多“入时”的玩意儿,我更愿意攒钱买自己确实想要或需要的东西。
我还知道,即便一些小伙伴拥有我当时梦寐以求的所有东西和自由,那也是付出代价的。手上有了钱,人们有时会做出不明智的选择,购买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东西,让自己债台高筑。
最后我还明白了一点,一个人拥有了所有渴求的东西,并不一定快乐。有很多别的事情会让我感觉充实。我努力工作,帮邻居的忙,对朋友有情有义,烹饪美食,用粉笔在自家车库前的空地上画画,坐在女儿身旁弹钢琴,这些都让我很开心。我觉得这种开心与我小时候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当你的孩子在学校里和人攀比时髦商品、最新的电子产品或是最大的自由空间时,孩子会感受到来自同龄人的压力,这种压力又会转移到父母身上。对我来说,最难的是我知道自己说“不”之后孩子心里的感受,这会让我难过。孩子不会理解,他们会生气,会把气撒在我身上。
我只能提醒自己,有时候,最宝贵的经验是用最痛苦的经历换来的。
Catherine Pearlman
皮尔曼(Catherine Pearlman)是一位社会工作者,目前在新罗彻尔学院(College of New Rochelle)任助理教授。她创立了专门帮助家庭解决日常问题的组织The Family Coach。阅读她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请访问www.thefamilycoach.com,她的推特账户为thefamilycoach。 - 我们为什么会以貌取人?<<上一篇 下一篇>>大牌背后的影子设计师
精彩评论
是“放养”,还是“圈养”?——这是这篇文章的作者自己提出的命题,和“虎妈”的论点半点儿男女关系都没有!
匿名人士对新闻:“放养”还是“圈养”? 的评论
是我看到的迄今为止对“虎妈”的最为理性的评论!
匿名人士对新闻:哪一种育儿经更优越?的评论
陆游写过这首词吗?很差呀,不会真的是陆游写的吧,编出来的吧!!!哈哈哈!!!
lu对新闻:掀起全脑记忆系列课程神秘的面纱的评论
对自己不自信的家长才会把那么多的期望寄托到孩子身上。与其提前那么多时间考虑孩子可能上的学校乃至购买“学区房”(中了可恶的房地产商的道道),还不如关注孩子的当下,是否有更多的天性得以发展。
匿名人士对新闻:家有读书郎 花销直线涨(图)的评论
应为“反动学生”
刘金华对新闻:13岁女生写剧本谈婚恋引热议 郑渊洁:干得漂亮的评论
一定的环境加上在这个环境中的生活经历,我11岁被人称小反革命,16岁被打成学生。23岁关押3年后被判死刑又改判旡期。生活的磨砺人会差别很大,那位小朋友很可怜。
刘金华对新闻:13岁女生写剧本谈婚恋引热议 郑渊洁:干得漂亮的评论
真是自叹弗如
匿名人士对新闻:湖北非尖子生获20万奖学金的评论
一个人如果成功,必然有他的理由。
匿名人士对新闻:打工父亲写信教12岁儿子感恩的评论
凶猛,这个评论写了一年多时间!!!还是中国网络速度是蜗牛他奶奶,一年多才爬上网。害得我点了一篇过时的太久的新闻。
匿名人士对新闻:第三套广播体操提倡师生一起做 共同锻炼的评论
哎 就快要比赛啦 好紧张哦 还没交完呢 真希望我快点会啊 加油 ↖(^ω^)↗······································· 帆 新区中学
匿名人士对新闻:第三套广播体操提倡师生一起做 共同锻炼的评论
哎 就快要比赛啦 好紧张哦 还没交完呢 真希望我快点会啊 加油 ↖(^ω^)↗······································· 帆 新区中学
匿名人士对新闻:第三套广播体操提倡师生一起做 共同锻炼的评论
中国老话说棍棒之下出孝子,难道是变傻后就孝了???
匿名人士对新闻:儿时挨打,长大变傻?的评论
只要回忆的时候没太多痛苦的感觉,就已经是幸福了,哈哈……
匿名人士对新闻:如何让孩子快乐地成长的评论
童年幸福好像不太回忆得起来。
匿名人士对新闻:如何让孩子快乐地成长的评论
年轻的父母、准父母很有必要跟踪这个研究。
匿名人士对新闻:儿时挨打,长大变傻?的评论
真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们,欢迎参加优培少儿发展课程,五年青少年心理夏令营经验,成效显著。http://www.upc.sh.cn/upc_dev/
优培对新闻:郑渊洁: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评论
说得好,上海一家叫“赢在起点”的机构好关门了。或改名“输在起点”好了,这样,还有人会去报名读书吗?总之,我们应该把童年还给儿童,这样才有利于他们将来真正长大。
匿名人士对新闻:郑渊洁: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评论
这个十二岁的儿子是不是贾君鹏?
匿名人士对新闻:打工父亲写信教12岁儿子感恩的评论
ORZ
匿名人士对新闻:11岁美国女孩答问 见解令人刮目相看的评论
欢迎参加UPC优培的少年健康发展课程。www.upc.sh.cn
LU对新闻:心理健康从娃娃抓起的评论
欢迎参加UPC优培的少年健康发展课程。www.upc.sh.cn
LU对新闻:心理健康从娃娃抓起的评论
原来响当当里面好多都是这里来的,拼凑啊拼凑,还不如这自成一系列。现在回忆响当当宣传的时候麦妈说的,麦兜北上,是港人现实写照来的……
V对新闻:[跟麦兜学国学]清明篇:清洁、清明、情的评论
暑期补课屡禁不止,这是为什么,孩子、家长、老师都想要考好学校~我们的教育制度每当到高考季节时总会引起广泛关注,要改的的确有很多啊!
M对新闻:禁补令一派威严,补习班热火朝天 学校心照不宣的评论
很多人责怪大学毕业生没有创造力,实在是冤枉了大学生们。试想阿,他们的十几年学习生涯一直是被要求“要按照正确答案”,连高考作文训练都要学生考虑“按格式写作才能得高分”,这正好是和创造力的成长环境相悖的,你说这社会舆论是否有些扭曲?
过来人对新闻:听话是优点,太听话是缺点的评论
保护好孩子的“不听话”——如果这在学校中很难做到,那么就在暑假找个合适的夏令营:让孩子既安全又可以尽量放松一下。这样的夏令营,只有在师生比在1:5以内的情况才能做到,当然价格也就不菲了,但事关孩子今后长久的创造力发展,值不值?
旁观者对新闻:听话是优点,太听话是缺点的评论
孩子是父母的投射。这位赵妈妈,你有这份心,你的孩子就会朝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的。祝福你啊!
咨询师对新闻:ABC小孩的教育困惑的评论
电脑迷的AD?
皮蛋对新闻:熟悉十多种编程语言,9岁娃玩电脑堪比专家的评论
手指阳光,原文出处已经标明,谢谢提醒。希望多给我们提意见,更希望能多提供些相关稿件,谢谢!邮址:getiedu@gmail.com
Lu对新闻:一个外籍学生的启示的评论
V妈没有心理学家的头衔,但做的水平比很多心理学家的水平还高呢!她给了女儿全世界最好的礼物:拥有幸福
润轩对新闻:小V妈的育女心经:小孩子偷糖吃怎么办?的评论
循循善诱的好母亲!
yangkun对新闻:小V妈的育女心经:小孩子偷糖吃怎么办?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