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为什么会以貌取人?
- Steve发布于 2014/2/8 13:53:26 | 17754 次阅读 [大][中][小]
- 文章来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关键词:心理 以貌取人
-
Robert M. Sapolsky
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会听到最近有某某选美大赛选手在回答简单问题时错得离谱、观点离奇或前言不搭后语地闲扯。有位巴拿马的选美选手认为“Confucius”(孔子)开创了“Confusion”(困惑)哲学,夏威夷小姐只用描述夏威夷的“‘多岩石的海岸”和“多沙的沙滩”之类的词汇来形容美国,而南卡罗来纳妙龄小姐则解释说美国人对地理了解不够是因为很多人买不起地图。
真是可笑。但更荒唐的是,我们的大脑往往会偏向于相信这些人——只是因为她们长相好看。Peter Oumanski德国诗人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曾写道:“外表美是内在美、精神美和道德美的标志。”他的这个观点显得有些奇怪——如果你看过他的肖像的话:如果1788年有《人物杂志》(People Magazine)“在世最性感男人”榜单,他那显眼的大鼻子应该会让他落选。
在那之后的这些年中,研究表明从较小年纪开始——在男性与女性及众多不同的文化中——长相迷人者往往被认为更聪明、更和善、更诚实及值得信任。显然,我们认为“美即是好”的偏向导致我们做出了一些糟糕的婚配决定。
在政治方面,我们也倾向于相信并投票给长相迷人者,在工作招聘中同样如此。至于那些显然有失理智的法官,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期间的众多研究发现,长相较美的人被判有罪的可能性更小,而且即使被判有罪,所判的刑期也短于平均水平。
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些人提出,由于遇见长相迷人者和品德优良诚实者都令人愉快,我们会不自觉地把这二者混为一谈。但是,这种将美妙经历混为一体的说法似乎并不让人信服。毕竟,很少有人会把阅读废奴运动的胜利带来的快乐与和洗泡泡浴与吃一盒Twinkie奶油夹心蛋糕的愉悦混在一起。
相反,原因似乎是大脑将比喻意义与表面意义混淆了,这是一种相当常见的错误,因为大脑区域常常要处理多种任务。比如说,同一个区域需处理身体及情感上的痛苦并要“感受”他人的痛苦。还有一个大脑区域,它是味觉嫌恶(对腐烂食物的味道产生恶心反应)及精神嫌恶(对某些骇人的行为产生恶心反应)反应的中枢区域。
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的月浦崇(Takashi Tsukiura)与罗伯托·卡韦萨(Roberto Cabeza)对外貌的研究获得了类似的发现:大脑的内侧眶额皮层既参与评判脸蛋的美丽程度,又评判行为的好与坏,从该区域处理其中一项任务时的活跃程度可预测出它处理另一项任务时的活跃程度。换句话说,在思考一个人有没有出色的头脑、善良的心灵或好看的脸蛋时,大脑的运作机制是类似的。它假定脸蛋就能让你了解一个人的头脑与心灵。
这是一个让人沮丧的发现。不过,它也带来了好消息:大脑可能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上都会搞糊涂。也就是说,让你产生“美即是善”想法的那条神经线路也会让你产生“善即是美”的想法。
在西安大略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桑波·保诺宁(Sampo Paunonen)的研究中,异性恋的男女受试者观看了一些异性的照片,照片上的人被描述为智力、独立性和诚实度各有不同。研究发现,独立性及智力的高低程度未影响他们对长相迷人程度的评判,不过被形容为较诚实的人也会被认为更讨人喜欢,而越讨人喜欢的人,外貌也就更具吸引力。
如此看来,事情最终都扯平了。一方面,我们可能因为一位美貌的女王说过地球是平的就相信这句话;另一方面,我们也有可能因为特雷莎修女(Mother Teresa)或甘地(Gandhi)的善良而认为他们是美的。 - 下一步微信会颠覆谁?<<上一篇 下一篇>>父母有说“不”的权力吗?
精彩评论
僵乎--心理学,这学科本就浆糊。
匿名人士对新闻:乐嘉的心理江湖的评论
正是有了风险偏好及风险规避在不同场景下的差异,才有了交易市场存在的空间。
懂了对新闻:丹尼尔?卡尼曼——将心理学运用在经济决策分析中的评论
不错
路过对新闻:华师大心理学院推出音乐心理剧工作坊的评论
性别不在两腿之间,而在两耳之间。发人深省!
匿名人士对新闻:他是女生的评论
梦见打人意味着什么呢?还有,在梦里和已故的亲人说话?
胖胖对新闻:男女噩梦有差异,五种最常见的噩梦有何含义的评论
补充:笑也是人类最容易识别的表情,相比于哀、厌等。
润轩对新闻:“笑”中有学问:一种社会性反应,动物也笑的评论
这种测试的原理是:无意识的目光游移常常意味着心思不定,游移越厉害心思越困扰不定。若游移,就会觉得这幅图在动。问题是所有的人的目光都可能游移或者漂移的,因为我们的眼球是靠6根肌腱悬空在眼框里的。
润轩对新闻:据说小孩看这幅图片是不动的的评论
最好的拜年短信是“祝XXX(机主的称呼)新年快乐”然后后面有落款。这样保证:不是批发、朴实无华、让收信人觉得这个短信的确是给自己的。
胖胖对新闻:专家:群发拜年短信,涉嫌短信批发感情的评论
对87岁的人而言,赠物质财产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年轻人硬是怀疑当中有诈,实在是还没那种高境界,
旁观者对新闻:慷慨赠财的女富豪拒绝进行精神测试的评论
我曾经在一个专门培训心理咨询师的机构旁听,有个学生一开始不断的叫“教室太小闷死了要崩溃了”,上了几堂课后这学生说“教室其实还挺好的”,看来学习咨询师本身也可以调节心理
娃娃对新闻:心理咨询师:一个神圣、时尚、高阶层的新兴职业的评论
想参加塔罗心理沙龙,请登陆www.eap.org.cn或拨打电话021-52560800
谐心坊对新闻:视频:体验塔罗沙龙的评论
原来以为塔罗牌就是算命呢,原来不是这么回事啊
TT对新闻:视频:体验塔罗沙龙的评论
很精彩
匿名人士对新闻:视频:体验塔罗沙龙的评论
这个文章是否太过矫情?这也叫经济适用型生活,就因为坐了经济舱?摆明了是一篇炫耀自己的文章。BS这个女人。
匿名人士对新闻:张怡筠:经济适用型生活的幸福秘诀的评论
好像没有说到如何越吵越爱哇!
匿名人士对新闻:夫妻吵架如何越吵越爱的评论
很动人的爱情故事
shaw对新闻:糯米团之恋的评论
90后一直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他们个性张扬,喜欢吸引大众目光,这背后需要考虑的其实有很多,不单单是他们的问题,还有各种环境……
M对新闻:“另类自拍”源于“表现自我”的评论
大姐~~~您老狠的~~~~
王健对新闻:趣味心理:随口说脏话究竟爽在哪的评论
我骂起来比男生还要凶那~~~~
Maggie对新闻:趣味心理:随口说脏话究竟爽在哪的评论
说个脏话还有这么多道理~~~~~你狠~~~~~
稽金平对新闻:趣味心理:随口说脏话究竟爽在哪的评论
我家孩子很皮这么办~~~~~
maggie对新闻:教子心得:如何利用孩子的错误施展家庭教育的评论
我属于什么型噢=。=
solo对新闻:五大妙招教你改善职场心态应对经济寒冬的评论
我属于焦虑性噢>_<
rock对新闻:五大妙招教你改善职场心态应对经济寒冬的评论
呵,我咨询的当事人里这种人很多,都挺成功的。我得让他们读这篇文章
咨询师对新闻:关掉大脑里自我怀疑的声音的评论
这些道理大家都知道,但要注意的是:怎么提醒人在情绪不好的时候还知道尤其是用这些道理
润轩对新闻:如何掌控自己的消极情绪?的评论
不确定很折磨人,但生活的精彩和美也就源于此。年轻人恋爱中最激动的时刻莫过于将牵手但还不知能否牵手的时刻,婚姻、工作大抵如此。只是绝大多数人只是在事后才知道的。
润轩对新闻:当生活中的不确定感向你袭来……的评论
喜欢你的文章!!
小猫对新闻:爱情即时贴的评论
小小年纪,却要提前承受大人的烦恼
匿名人士对新闻:恺撒出走(III)的评论
装痴呆?!可怜的孩子
匿名人士对新闻:恺撒出走的评论
表面过分张扬的女人很可能内心很没有安全感,这就是她们要找个“猪头”的原因
匿名人士对新闻:爱上棉花糖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