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简的商学院录取流程
- Steve发布于 2013/11/22 4:32:46 | 11787 次阅读 [大][中][小]
- 文章来源:FT中文网 关键词:商学院 商学院录取流程
-
常言道,言以简为贵。“简洁”看上去也是今年商学院MBA申请流程的精髓。
尽管对多数人而言,7月和8月是躺在海滩上晒阳光的大好时节,但对那些期望在2014年进入顶级商学院学习的未来MBA学生来说,这个夏天意味着为入学考试发奋苦读、撰写各种申请短文、讨好可能为自己写推荐信的人,以及仔细研究哪个商学院最适合自己的需求。
对他们来说,好消息是,今年几乎所有顶级商学院都精简了申请过程,减轻了申请人的工作量。正如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凯洛格商学院(Kellogg)副院长贝齐•齐格勒(Betsy Ziegler)所说,凯洛格降低了作文题字数要求,“这样别人能够迅速抓住文章要点”。
有人说,商学院简化申请流程是为了鼓励更多人申请,但大多数顶级商学院对此不以为然。人们普遍认为,全职MBA市场眼下正在衰退。美国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委员会(GMAC)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12年,有13.3万年龄在24岁至30岁区间内的考生参加了GMAT商学院入学考试,而2008-09年参加该考试的人数则有近14万人。
不过,人们有一种心照不宣的共识:申请流程的商业化(许多企业为MBA申请人提供申请短文写作服务)令情况变得更为复杂。MBA录取咨询师斯泰茜•布莱克曼(Stacy Blackman)认为,商学院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如何恰当评估申请人的推荐信。许多推荐信是申请人自己写的,他们的老板只是在上面签个字。她说:“我确实认为推荐信是申请流程中的薄弱环节,需要改革。”
申请流程更简单,未必说明商学院更好考了。录取咨询公司Expartus的首席执行官基奥玛•伊西亚丁索(Chioma Isiadinso)认为,情况其实恰好相反。“一所商学院减少了要求提交的材料,并不意味着这所学校更好考了,而是意味着会有更多人申请。人们不应仅仅因为申请流程简单就申请商学院——那样他们会失望的。”
今年申请流程最具创意的学校之一是凯洛格。齐格勒说,凯洛格今年开始尝试利用耐克(Nike)等公司在人才选拔过程中用到的一种技术,对申请人出视频作文题。她说:“登陆网站,然后回答问题。还可以回退、删除并重录。”她补充说,视频作文题对证实申请人的英语能力特别有用。
哈佛商学院(HBS)连续第二年大幅改变了申请流程。今年申请人只需写1篇申请短文并提交2份推荐信——以前他们须提交3封。和去年一样,1800名受邀参加面试的申请人须提交一份面试后的感想,这给予申请人最后的申辩机会。
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沃顿商学院(Wharton)今年也做了一些改变。这所商学院把要求提交的申请短文篇数从3篇减至2篇,每篇都只要求500个单词的篇幅。对今年的申请人来说,更重要的也许是,该校保留了团队面试环节。
沃顿招生办主任安库尔•库马尔(Ankur Kumar)表示:“我们想让申请人直接地了解我们的文化。我们想亲眼观察申请人在情境中的反应。我们想对他们有一个立体的认识。”
顶级商学院前进的方向,就是其他商学院跟随的方向。比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安德森商学院(Anderson)今年只要求申请人提交1篇短文,而纽约大学(NYU)斯特恩商学院(Stern)也把规定的短文篇数从3篇减至2篇。密歇根大学(Michigan)罗斯商学院(Ross)缩短了申请短文的篇幅要求,而哥伦比亚商学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尽管仍然要求申请人提交3篇短文,但将额外的简答题篇幅要求减少了一半。如今,申请人必须在100个字符内回答“你在念完MBA后马上想实现的目标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这比一条推特消息(tweet)允许的字符数还少。
在欧洲,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的一年期MBA项目每年招生两次,该校招生办副主任维尔日妮•富雅(Virginie Fougea)说,该校正在重审申请流程,可能减少要求的短文篇数(目前要求申请人提交6篇),还有可能增加视频面试。“我们希望他们(申请人)不仅通过作文题来展现自己的沟通和人际交往技巧、以及个人成就,还可以通过视频、团队面试和演讲来展现这些技巧和成就。”
Fortuna Admissions主任卡罗琳•迪亚尔特•爱德华兹(Caroline Diarte Edwards)说,欧洲的商学院精简申请流程的意愿往往更弱,因为他们要考察的申请人在地理来源上要多元化得多。不过她承认,如果申请流程太耗时,比如需要撰写多篇申请短文,可能不利于吸引学生。她说:“对某些申请人——特别是母语非英语的候选人——来说,这种要求可能令他们望而却步。”
今年伦敦商学院(LBS)将要求MBA申请人提交的短文篇数从6篇减到了3篇。客户关系主管苏珊•罗思(Susan Roth)解释说:“我们将更强调面对面的面试。如果申请人没通过面试,那(录取)肯定就没戏了。”
伦敦商学院面试环节之一是,由面试官为所有面试者提供一个具有新闻性的商业问题或话题,面试者有5分钟时间整理思路。
这些举措乍一看十分新颖,但伊西亚丁索说,商学院的录取流程就像一个单摆,在一定范围内周而往复地变化。今年,单摆摆动的方向是减少要求申请人提交的材料(无论是推荐信还是申请短文)。哈佛商学院等顶级商学院决定着单摆的摆向。她说:“如果你要求申请人提交3封推荐信,而其他学校只需要他们提交2封,那么别人可能就不申请你们学校了。”
但她认为,减少要求申请人提交的申请短文篇数有积极作用。“他们(申请人)写到第8篇短文时,已经没有实质性内容了。”
布莱克曼称这些举措是为了实现均衡。“录取过程是一个整体。但这些年来,商学院过于重视申请短文了。我们不是在招新闻学院的学生,而是在招商学院的学生。”然而,她也相信,几年后单摆会摆回原来的位置。“人们对一家商学院有多难考的印象,是衡量这家商学院好坏的一个因素。”
所有录取咨询师都强调的一大潮流是,同时申请多个不同国家商学院的未来MBA学生越来越多。布莱克曼在报告中称,顶级美国商学院的申请人也会申请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伦敦商学院以及巴黎高等商学院(HEC)。她说,印度商学院(Indian School of Business)也已跻身申请人同时申请的顶级商学院行列。
戴安特•爱德华兹对此表示同意。“他们(这些申请人)可能在申请哈佛和斯坦福(Stanford)的同时,也申请伦敦商学院和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我们已经发现了这种现象。来自印度、中国和中东地区的尖子候选人如今对自己的选择更为开放,这令(申请流程)情况变得更为复杂。”
那么,录取咨询师有哪些主要建议呢?
● 斯泰茜•布莱克曼:“不要因为短文要求的字数减少了就认为短文好写了。一定要退后一步,仔细考虑如何把你想传递的信息表达出来。”
● 基奥玛•伊西亚丁索:“你身上有何有趣而与众不同之处?这将让你的申请材料脱颖而出。”
● 卡罗琳•迪亚尔特•爱德华兹:“花时间好好考虑一下为什么要申请MBA。要准备一份好的MBA申请材料,你需要大量深入思考。”
英国《金融时报》 德拉•布拉德肖 译者/简易
- 商学院之间的“捆绑婚姻”<<上一篇 下一篇>>商务人才的全球视野
精彩评论
补充一句:当然,有人会驳斥说,刨去ABCD,心态最重要,哈哈~果不其然。
子悦对新闻:分析:全球商学院排名新趋势的评论
谁说设定好时间,哪怕1年or2年or3年之后,出炉的就定规是商界精英?也要看都是些谁去读的呀~ 还是那句话:是禀赋造就了成功,还是教育塑造了精英?
子悦对新闻:分析:全球商学院排名新趋势的评论
时间太宝贵 人脉挺珍贵 花销实在贵 MBA该何去何从?
-bd-对新闻:一年制MBA好不好?的评论
"未来正在等待我们的选择"喜欢这句话
M对新闻:必要的革命的评论
你们《世界日报》天南海北的乱出,连菲律宾那种地方都会去出上一张,人家老赵到香港读个书咋啦?
不平对新闻:世界日报:赵本山花大钱读CEO值得学习的评论
商学院教出来的学生,比较能在规则系统里生存,只要来个魔术师,就足以把它们玩懵掉
旁观者对新闻:商学院对金融危机负责?的评论
看来不只是印刷错误,或者题目没有泄露出去。呵呵
曾经是出题人对新闻:联考考题出错 复旦交大MBA复试分数线大降30分的评论
根据楼上的观点,这个排行榜应该再加一个指标:收入增幅或增速
娃娃对新闻:FT全球MBA排行榜揭晓的评论
根据楼上的观点,这个排行榜应该再加一个指标:收入增幅或增速
娃娃对新闻:FT全球MBA排行榜揭晓的评论
中国大陆只有中欧一家进入,牛的。加上香港科大,中国也只有2家。复旦、交大、北大等只有在EMBA这个赚钱领域,靠所谓毕业学员的年薪才有些位置。殊不知人家进来的时候年薪已经很高了,糨糊啊。
Lu对新闻:FT全球MBA排行榜揭晓的评论
各位,自己想读什么学校就去读,别以为发生在大多数人身上的事情也会发生到你身上,无论好事还是坏事
娃娃对新闻:美国EMBA投资回报面面观(双语)的评论
不管网络如何发达,人类还是需要“真人交往”,因为人类有情感。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当网络阅读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甚至改变了人们的认知神经活动结构时,情感表达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倒是心理学家可以研究的新领域了。
润轩对新闻:EMBA的六度空间的评论
罗马不是一天造的,贵族无法速成的
润轩对新闻:哈佛商学院百年“体检”的评论
非常想知道有没有更具体的信息呢?比如说有没有具体的案例?
润轩对新闻:商学院帮校友“找工作”的评论
不知道美国的捐款是否有被贪污或滥用的
匿名人士对新闻:金融危机波及大学捐赠的评论
职业经理人就该一门心思为股东挣钱啊,要是这个本也忘了,整天拿人家的钱作陶冶性情状,还不如称之为职业陶渊明了。
润轩对新闻:红酒、雪茄、职业经理人的评论
也许是跳舞和游泳。吴跳得好能参加舞林大会,结识很多过气明星,说不定将来对企业有用。游泳如果能够游到1/8个费尔普斯,那就了不得了,还怕企业上不去?还怕自己成功不了?嘿嘿!
匿名人士对新闻:红酒、雪茄、职业经理人的评论
以前听说过有MBA的5项全能,除了红酒、雪茄、高尔夫之外,另二样是什么有谁知道。美女和名车?
匿名人士对新闻:红酒、雪茄、职业经理人的评论
哈哈,有趣。和尚行为分析倒是挺适合MBA的。因为学习者大多是和尚型,偶尔有个尼姑型的出了名,就像恐龙一样稀奇。其次,MBA教那些和尚去搞定的对象也是以和尚型为模型的。哈哈。
星河对新闻:红酒、雪茄、职业经理人的评论
大前门,很早的时候很便宜,几分钱一包,听说现在很贵,但不知道是不是同一种烟~~
匿名人士对新闻:红酒、雪茄、职业经理人的评论
MBA?是不是哈佛的MBA? 哈佛MBA就是哈尔滨佛学院和尚行为分析(Monk Behaviour Analysis)
皮蛋对新闻:红酒、雪茄、职业经理人的评论
妈妈、爸爸(MAMA、BABA)一共有三个字母组成,就是MBA。
匿名人士对新闻:红酒、雪茄、职业经理人的评论
MBA就是Married But Available
匿名人士对新闻:红酒、雪茄、职业经理人的评论
想起来有种宣传高尔夫的观点,说是因为玩这种运动的人多少都有些钱或权,所以若学会高尔夫就多了能接近有钱权人的机会,还大谈在美丽的高尔夫草地边谈生意的方便惬意云云。一看便知,写这种文章的人应该还是毛头小子或急于求成的功利之徒了
匿名人士对新闻:红酒、雪茄、职业经理人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