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由创客们定义的造物运动
- Steve发布于 2012/12/5 14:06:51 | 13269 次阅读 [大][中][小]
-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关键词:设计 创意 创客 造物运动
-
国内创客热升温,多城市兴起创客空间
张浩才从美国回到杭州,他的“脑电波控制飞行球”项目刚在kickstarter网站上完成了一万美元启动资金的募集。在微博上,这一神奇的飞行球的视频被反复转发。在此之前,热衷DIY和机器人制作的他辞去了果壳网编辑一职,在美国旧金山湾区的创客空间呆了几个月,用光了带去的钱。他的网名叫做天蓝提琴,梦想是制造出平民版的哆啦A梦。
小机器人,它的轮子是用瓶盖做的。
创客“神器”3D打印机
用3D打印机打出来的模型
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头
“脑电波控制飞行球”
在“新车间”有个钱箱,创客在选取材料后,会自觉将钱投入这个箱子。
李大维和伙伴Roger所主导的都市农耕、鱼菜共生项目尚处于起步阶段,但这一概念实用性很强。
软件工程师陈士凯的另外一个身份ROBOPEAK团队的领导人。他从小喜欢捣鼓各种发明创造。2009年,他开始和其他几位志同道合者开始组建robopeak团队,在上海还没有出现真正的创客空间之前,他们的小规模聚会就已经是每周一次了。他说“创客”(Makers)这个概念是从国内的首个创客空间——新车间在上海成立之后,才开始被慢慢提及,但在此之前,HACKER(骇客)和电子爱好者这样的概念已经存在了很久很久。
李大维是新车间的创始人之一。新车间开了一年多,从上海的安化路搬到长乐路,不大的空间里塞满各种创客神器,各种奇思妙想。在这里,有的人从创客走到创业,有的人从门外汉到乐在其中,用李大维的话说,一切造化“靠个人也靠天”。本身也是一枚资深创客的他愿意把新车间视作一个很酷的都市休闲新去处——一个用你的闲暇时间、仅凭热情和兴趣来一起动手实现想法的所在。
当文艺青年看着电影聊着风花雪月的时候,新车间里的“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用电焊器具、3D打印机,捣鼓着各种电子芯片和元件,有时只为了能制造出一个可以煮出五分熟但却没有血丝的牛肉的低温电锅——火爆一时的美剧《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们原来就潜伏在我们身边。他们有一些共同点,比如通常热爱制作、精通电子和物理知识、逻辑条理清晰,但最大的共同点是他们在这一场造物运动之中如此快乐。
被张浩、陈士凯和李大维们共同确认的是国内创客气氛正在“热”起来这一事实。在新车间之外,杭州的“洋葱胶囊”、深圳的“柴火空间”、北京创客空间等纷纷兴起,曾经窝在家中和网上的创客如今有了线下的“据点”。不仅如此,今年,深圳、北京和上海三地都分别召开了创客嘉年华,虽然用陈士凯的话来说“看的人仍然比做的多”,但技术宅们终于不再宅,创客的曝光率也正在大幅提高。另一方面,从创客到创业的转变也在悄悄发生。新车间正在抵挡各种想将这个创客空间变成创新孵化器的企图,但同时,李大维也不得不承认:“要想玩得大一点就必须有商业模式的支持。”这似乎应了《连线》杂志上的一句话,“社区出现在商业之前”。
反专利的造物者们
1978年,史蒂夫·乔布斯和史蒂文·沃兹尼亚克在小车库中进行了APPLE ZERO的展示,之后不久,比尔·盖茨开始兜售自己的计算机语言。这些大牛们的初创岁月被视作创客精神的初始——用最低廉的成本、最高的热情以及对技术极致的追求来进行一番新创造,虽然,并不一定会是翻天覆地,但至少会让生活更加有乐趣。
张浩的飞行球在视频里看上去很神奇,使用者戴上一个脑电波接收发射器,集中注意力,三角形底座上的飞行球就会悬浮起来。“飞行球本身就可以飞,不过我们抛弃了飞行球原始的控制方式而转用脑电的方式来控制。而那个金字塔形的底座实际上是起到一个信号转化的作用,它从戴着头上的那个脑电波收集器收集信号,然后把脑电波的强度转化成相应的飞行指令。”张浩解释说。他强调,在脑电波收集器、信号转化器和飞行球三个部分中,脑电波收集器不是开源(免费)的。“那是另外一家公司的作品,但价格上中国人可以接受。我们也正在试图做一个开源的。”被问及为什么不是做一个飞机而是一个飞行球,张浩给出了一个很创客的答案:“难道你不觉得飞行球更酷一点么?”整个飞行球的技术、机械的制造都是开源的——所有的设计都是公开的,只要达到相应的硬件条件,任何人或者公司都可以拿去制造和生产。
上周三,陈士凯在新车间每周一次的例行分享会上展示了自己对于微型主机的应用,在接上了Arduino开放源代码电子平台和一台网络摄像机之后,根据设定的程序,摄像头可以跟着人脸做运动。而陈士凯说自己所做的只是抛砖引玉。“现在小的主机很流行,比如说小米盒子(小型主机)。小主机里有一个安卓系统,也有Wi-Fi,连到电视机上以后就可以当一台电脑来用,可以看PPS等网上视频。”陈士凯解释说。对于个人创作者来说,这些小主机费用便宜,功能性又强,本来在电脑上才可以跑的程序在这么小的设备上也可以跑起来。本职就是做系统开发的陈士凯并不是为了真的做一个人脸追踪系统,而是致力于提供一种新的开发思路,奠定一个系统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做各种各样的软件应用。”同样,陈士凯的这一破解设计也是开源的——在奇思妙想纷飞、新奇物件辈出的创客世界背后,实际上“开源”这个词时刻闪现、永远存在。
这是一个在谈到苹果起诉三星案件的时候,每个人都会面露不爽的群体。“我们反对专利,我们认为除了医药领域是要专利保护的之外,在快速发展的科技领域,专利都在阻碍科技的发展。比如苹果和三星之间的官司,苹果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标准应该是这个技术达到最高层面的创新。不应该把这个技术放在自己的口袋里,自己来赚钱。”张浩说。开源精神有两个层面,一方面,一切以技术发展为最高的目标,另一方面,则是一种精神气质。 “比如说你在用iPhone,你都不知道iPhone在做什么,假如iPhone在偷偷地向苹果公司汇报你的地址、你的通话短信记录,你根本就不知道;如果说这个系统是开源的,比如说安卓,可以抛弃Google所有的服务,虽然作为一个用户你不知道它里面是怎么运作的,但世界上有那么多的黑客和计算机高手在一起开发这个东西,他们会知道这个系统的安全性和知情权得到了保证。”在张浩看来,这是真正的自由精神。
从创客到创业
在新车间的窝里,李大维和另外一个伙伴Roger所主导的都市农耕、鱼菜共生项目正处在整理阶段。他兴奋地细数此刻家中用这一理念种植的植物,从小黄瓜、生菜、韭菜到罗勒,并强调正在试图找一个二十到三十平方米的空间来扩大这一场农耕运动。鱼菜共生的原理被李大维说起来格外清晰:“很多养鱼的人每周都要换两三次水,现在所做的是用植物来过滤水,形成循环系统,最后再把这些干净的水注入养鱼池中。”在新车间,聚集起来的创客们都是在凭着自己的兴趣单纯享受创造的乐趣——有人将家中保存的最早的游戏机通过镜子的反射组装成一台街机,也有人正在研究如何把一个大型的灯阵变得有互动性。在李大维看来,和奇思怪想比起来,这里始终留有有趣的人和故事。
“曾经有一个音乐学院修钢琴的女孩子小凯(音),她来到这里想做出一棵有情绪的树,当人们拥抱它或者抚摸它的时候,它会做出反应。”李大维介绍说。小凯从零基础开始,最后真的做出了这一件作品,因为自己是学音乐的,所以,她用音乐来诠释树的感情。因为这件作品,小凯受邀参加了好几次互动艺术展出,最后去了美国最好的互动艺术专业进修。再比如说,在深圳参加活动的时候,李大维他们做出了低温电锅,但鉴于煮出没有血丝的牛肉要用24小时,于是他们退而求其次,煮了很多的温泉蛋,“因为煮温泉蛋只要1.5个小时。”
在成立了一年零九个月的新车间中,也有一些曾经的创客在转向商业化,开始做自己的产品。另外一方面,作为国内的第一个创客空间,随着影响力的变大,项目的增多,也有很多人想让新车间变成创新产业的孵化区。但李大维并不想这样做。李大维说他们会把创业的人赶出去,送到成熟的商业孵化器中去,“不要大家在热火朝天地讨论兴趣爱好的时候,你在为商业上的事情苦恼”,在他看来新车间是一种新的休闲去处和生活方式,“到处都在说产业升级需要创新,但是创新是有风险的,很多政府层面的孵化器和风投就是专业化地用来降低这种风险的机制。但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那种更加大宗层面的、那种利用闲暇时间、仅凭兴趣和热情来做一些事情的地方。”
陈士凯则不否认自己的ROBOPEAK团队正在为创业做准备。团队的7位成员目前处在按照自己的特长积累技术的阶段。然而他们的机器人设计也是平台性质的(开源的)。“开源本身和创业其实不矛盾,但前提是你将来打算靠什么赚钱。”陈士凯说。以开源这一理念的“始作俑者”LINUX操作系统来说,它本身就是开源的,但是公司也实现了盈利,因为虽然源代码是开放的也是免费的,但如果需要定制服务或者出了问题需要解决,还是要支付费用。而对于开源硬件来说,虽然攻略都有,如果你足够强大,真的可以完全自己创造,但为了省事,也可以付钱购买产品或者原材料,同时,开源本身也不意味着产品必然廉价。在接近创业目标的道路上,他们遇到的最大问题仍然是在职的身份,“很多时候进度上没有办法控制,另外,因为没有法人这样的头衔,采购零件的时,有时候人家都不肯卖给你。”陈士凯说。
而如果全身心投入从创客到创业的过程,用张浩的话说你会过得“很穷很穷”。张浩的终极目标是在15年后做出一个开源的、廉价版的哆啦A梦。但是,15年后项目才刚刚起步,这样的商业计划是任何一个投资者都不可能接受的。为了制作开源机器人,他自费去旧金山湾区的创客空间猫了6个月,那里24小时开放、完全免费,但是因为生活成本高昂,钱很快就用完了。“现在我在做的飞行球项目也是想为之后的开源机器人做一些资金上的准备。”张浩说。然而,飞行球在集资网站kickstarter上预售兼募集的一万美元,实际上也很难达成什么盈利,“国内的工厂都不肯接单,因为开模的费用就要十几万元。”张浩说。但对于未来,张浩仍然抱有信心,“我相信五年或者十年以后,这些投资人的态度会有所改变。”
名词解释
“创客”是指不以营利为目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他们使用数字工具,通过网络分享成果,通过互联网文化与合作引入制造过程,联手创造着DIY的未来,将发明工具和生产工具大众化。
- 如何教出一个数学天才<<上一篇 下一篇>>以革命的名义批斗老师
精彩评论
7没有“到亚洲坐飞机比较快!”,它只是jetstatasia。com这个网站的广告, 8不是“让我吃一口就好!”它更确切的意思应该是“一口之下”,就是太好吃了,一口咬完它,这样子。 9的文字是荷兰语,它的意思是just call apeldoorn, apeldoorn是荷兰的一家旅游咨询公司,还蛮有名的。
刺儿头对新闻:无处不创意——有趣的公交广告的评论
这样的公交广告在上海工商审批通不过的
工商对新闻:无处不创意——有趣的公交广告的评论
有想法的搞笑,很高端啊。
广告人对新闻:无处不创意——有趣的公交广告的评论
设计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paradisezj对新闻:PS恶搞美国大选海报(图)的评论
设计是门很有趣的艺术~~
匿名人士对新闻:关于好设计的评论
看来,最好的设计是小学生
匿名人士对新闻:关于好设计的评论
哎,读这个证书要多少油和米啊
娃娃对新闻:室内设计:迈向“软硬兼施”新时代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