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者须规避的六大误区
- Steve发布于 2012/8/11 23:41:32 | 9678 次阅读 [大][中][小]
- 文章来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关键词:职场 创业者 误区
-
我们都在寻找好用的创业成功秘诀。但如果告诉你惨败的秘诀呢?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失败之道呢?因为你也许没有意识到,你已经在沿着这条路走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如此。如果你知道应该规避哪些东西的话,或许可以及时挽救你的生意。
我分析了这些年自己认识的、共事过的或指导过的所有创业者以及研究过的所有企业,据此总结出了六大惨败秘诀。如能避免这些,你的成功几率会显著上升。
1. 想一夜暴富。
你看到了一股潮流,就像10年前的网页设计,于是你马上赶起了时髦,因为这股潮流看起来很棒,能让你迅速发财。要么就是,你把钱投给一个承诺让你在短短几个月内赚上几百万的项目或是教练。这些都是不可能的。迅速致富的念头很少能成为现实,也从不具可持续性。
那如何利用那些潮流呢?社交媒体这个热门主题怎么样?这不正是赚钱的好机会吗?的确如此。有一些人会赚到钱──那些对社交媒体满怀激情的人。而其他所有人都会失败。
一旦你一心一意追随自己的激情,财富──甚至是大量财富──就会慢慢创造出来。当你真正开始赚钱的时候,你就会引领潮流,而不是跟随潮流了。这才是致富的正确途径。
2. 在走下坡路时加倍努力。
你碰到了一点麻烦,所以你决定,最好能想出办法,每天多挤出一个小时时间来做更多事情。当这一努力失败后,你开始认真地考虑进行“克隆实验”,想挤出更多时间来完成双倍的工作。赶紧停下来吧。多数创业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苦干有余,巧干不足。
不要问自己怎样才能在工作日中多挤出几个小时时间,而要问这样的问题:未来几天我怎么才能花10个小时建立系统,以便用10秒钟的时间搞定这件事?失败的创业者几乎总是筋疲力尽。而成功的创业者则拥有可持续的系统,不仅能让他们用更短的时间做更多的事,而且能作为业务规模扩大所需的基础设施。
Getty Images/Vetta3. 关注薄弱点。
你有几个“问题”客户,他们占用了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付款时却又拖拖拉拉,于是你决定对他们做点工作,以建立更好的关系。别这样。花力气修补薄弱或挑战重重的关系会令你无暇顾及最佳客户,这就意味着,最终所有的客户都会不高兴。让我们直面现实吧──那些难缠的客户对你永远都不会满意。我的第一个生意就是在我放弃最薄弱的客户、并花精力培育与稳固客户的关系之后真正实现飞跃的。
4. 只看公司总收入。
看损益表时,如果总收入还不错的话,你就会认为自己做得挺好,因为你关注的是流入公司的钱。错!如果到头来没有营运现金流,总收入就没有任何意义。你必须考虑你手中能余下多少钱。我知道许多创业者会说他们拥有上百万美元的项目,但最终却会赔钱。我还知道有一些创业者做的是15,000美元的项目,却能赚到10,000美元。
请思考一下这个类比:假设我们把创业者比作渔夫,失败的创业者以捕到多少条鱼来衡量一天是否成功。而成功的创业者则以有多少条鱼下锅为衡量标准。
5. 只关注钱包。
你总在考虑钱──能从一个客户身上赚到多少钱,要不就是别人能介绍给你多少富有的客户。错!每当我见到一心算计能赚多少钱的创业者时,我就知道我能从他们身上找到削弱公司表现的软肋。你关注的重点应该是竭尽全力帮助客户。在开发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最新产品时,乔布斯(Steve Jobs)考虑的是钱吗?不可能。我认为他心里想的是,“在我死之前,我怎样才能做出一种能对社会发挥最大影响的产品?”
6 . 把爱好变成生意。
你能用最原始的材料做出超棒的意面酱,朋友们认为你应该把它装进瓶子里拿去卖。错!启动和发展一项生意需要激情,有了激情,早晨你会早早从床上爬起来,因为你迫不及待要去做一件事。你会整天去做这件事,爱上它,甚至在你筋疲力尽、连鞋带也没力气系的时候也一样会去做。这不是爱好。爱好是释放能量的;而激情则是创造能量的。
当然,还有其他失败之道,但上述方法十分简单易行。只要你能严格遵循,到圣诞节你的生意一准完蛋。
MIKE MICHALOWIZ - 如何站上巨人的肩膀?<<上一篇 下一篇>>美国富人最爱什么车?本田,丰田!
精彩评论
LZ看来你找到不生气的角度了,所以才一直在这儿写评论^_^
PP对新闻:当你遭遇难以接受的业绩考评的评论
见过很多种跳槽,觉得比较傻的是那种一气之下的跳槽,以及带着对原来单位无比怨恨的跳槽。
润轩对新闻:别被跳槽闪了腰的评论
好心态不是不生气,而是面对生气的事情找出不生气的角度。比如这个乐学网站,我经常遇到的事情是我明明写了正确的验证码,它常常说“错误”,害得有些评论白写。而且我给这个网站提了至少3次意见,都没有反馈。我想我会练练耐心,试试我需要提多少次意见才会引起管理者注意和改善。
润轩对新闻:当你遭遇难以接受的业绩考评的评论
这是个适者生存的世界,那些生存下来的就制造规则约束其他人;被规则的人是痛苦的,敢打破规则需要超越痛苦但可以换种方式生存
匿名人士对新闻:创业梦与马云局的评论
坚持真的很重要
匿名人士对新闻:80后的创业故事: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反复创业的斗志的评论
当我们的新闻里还在讨论应该如何内容监管,以保护青少年免受手机上网引发的黄色信息泛滥的侵害时,人家已经在研究如何从教育上传授给青少年形成自己的判断与抉择。这就是差距。
v对新闻:[双语]职业与子女难两全?女性需学会抉择的评论
讲的很好
刘金华对新闻:谁才是职场中最可怕的人的评论
讲的很好
刘金华对新闻:谁才是职场中最可怕的人的评论
好像跟行业有关,公关公司的人好像就习惯用“亲爱的”来称呼彼此,开始还觉得怪怪的,叫多了也习惯了,想学校里那些小男生小女生都老公老婆随便叫,“亲爱的”就“亲爱的”吧……
v对新闻:别叫我“亲爱的”,我们没那么熟的评论
是篇好文章,但作者的“怀疑”却有些莫名其妙,
匿名人士对新闻:雇主真的替员工着想?的评论
所谓专业人士其实就是我们所谓的高级白领界层了,中产显得俗气,专业显得都是知识精英,这许是福塞尔所谓的格调一族吧
专业人士对新闻:别叫我中产阶级,我只是专业人士的评论
难道是夫人翻译的?:)原文作者是说调查公司SurePayroll Inc.的老总Michael Alter建议说工作场所用"What the French toast?" 来代替“what the F"or "brother trucker."来代替“B**S"这类粗口,他还建议用"Oh shift," 来代替Oh S**t,老实说,这种情形在企业文化中早就存在,根本就不用他们来建议,但是,但是,什么是 “他似蜜”和“傻得可爱”???哈哈。
周老六对新闻:他似蜜?他x的?工作场合还是少念三字经的评论
到了第三页就跳不动了,怎么办啊?
匿名人士对新闻:另类的辞职方式:递交辞职版超级玛丽的评论
占着茅坑不拉屎,心里问题。超强拉肚子,也不需要14个坑啊?还是心里问题。
匿名人士对新闻:女研究生过关斩将勇夺14个offer 向"面霸"取真经的评论
一个人不是只能做一份工吗?拿14份offer,那不是浪费资源吗?这么傻的举动,怎么还要宣扬?
匿名人士对新闻:女研究生过关斩将勇夺14个offer 向"面霸"取真经的评论
多谢捧场!推荐他们来这里看更好!不定期连载中,哈哈……
小V对新闻:[小V在现场]细节细节还是细节的评论
多面手的人才啊
匿名人士对新闻:[皮蛋招聘会见闻]找工作,你真的准备好了吗?的评论
皮蛋同学还谦虚地不好意思把文章自己贴过来呢!写得真不错啊,特此奖励梦龙一根,中午或者下班找小V兑现吧!就这么说定了!其他同学加油向皮蛋看齐哦!哈哈!
小V对新闻:[皮蛋招聘会见闻]找工作,你真的准备好了吗?的评论
不知皮蛋同学做什么方面的工作,不会是做文案的吧?
求职者对新闻:[皮蛋招聘会见闻]找工作,你真的准备好了吗?的评论
好真实的经验!书本上没有的,其他抄来抄去的文章里没有的。要转给大学生去看看
匿名人士对新闻:[小V在现场]细节细节还是细节的评论
老生常谈了,可就是还是有人要出问题。看来还是要继续谈下去。面试不止,谈话不息
旁观者对新闻:八种求职者最易被面试官拒绝的评论
为什么女子要如男???????????????????????????????????????????????????????????????????????????????
匿名人士对新闻: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评论
上天造了男人和女人,就是让这世界变得有趣,现代社会让他们的差异日益缩小,可怜哦!
润轩对新闻: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评论
成云兄啊,你这得道高人终于出现啦。记得你刚去普陀的时候我们还见过一次,一晃多年过去了。我晚点写邮件给你吧。
Lu对新闻:丰 年的评论
新和兄也写“端的是”了,呵呵。今天发现了老朋友了。
匿名人士对新闻:丰 年的评论
大学生觉得自己最大的障碍是没经验,企业却觉得学生最大麻烦是没耐心。这是今天东方早报发布的。
润轩对新闻:金融危机击不破上海大学生留沪情结的评论
我想这个标题应该有个副标题:限优秀职场人士阅读。事实上文中有些观点是为跳槽者面对新雇主/猎头准备的。
润轩对新闻:应届大学生求职面试如何谈薪水的评论
为什么是搞定面试官而不是我们自己呢?要知道,连自己也搞不定的,怎么可能搞定别人呢?
娃娃对新闻:九句电影台词彻底搞定面试官【双语】的评论
鲍曼是个孩子,去GOOGLE是选择不当,但居然还不领GOOGLE的情,忘了人家成就自己的苦衷,不懂感恩。这么任性,下家一定要有足够的宽容心。谁呢?
润轩对新闻:Google顶尖设计师离职,撰文批评公司缺乏灵活性的评论
如果你正在经营自己的人生,你做任何事都无需征求任何人的许可。那你永远都是一个孤家寡人,哈哈哈。
孤家寡人对新闻:给失业者的建议的评论